close

 

有信仰的人也要悔改

 

納三     1~510;格前七     29~31;谷     14~20

 

                                                                                           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小德蘭福傳之友 」指導神師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說到約納先知,我們都會想到他在大魚腹中

三天三夜的故事;今天,第一篇讀經所記述

的是這故事的另一部份,在        天主的堅持下

,約納向尼尼微人宣講悔改的訊息:「還有

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

結果,大出約納所料,尼尼微人從上到下全

都悔改了,避免了        天主的降罰。

尼尼微人真是勇於認錯。

如果,今天,有人像約納一樣大聲宣講悔改

,大概不會受到歡迎;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

聽得進去?

傳教時,不少人不好意思做現代的約納;但

是,尼尼微人最需要聽到的正是悔改的訊息

,他們不是應該多謝約納嗎?

無論如何,在今天的福音裡,主耶穌還是這

宣講『        天主的福音」:『時期已滿,

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

悔改,是離開罪惡的奴役,回歸仁慈的

天主,重獲真正的自由和幸幅。

誰要悔改?

梵二這樣教導說:「教會向尚未信仰的人傳

報得救的喜訊,使所有的人得以認識唯一的

真        天主及其派遣的耶穌基督,並真心懺悔

、改自己的行為」。

但是,對有信仰的人呢?

梵二繼續說:「對有信仰的人,教會應時常

宣講信德和悔改」(〈禮儀憲章〉9  號)。

有信仰的人也要悔改?

如果,「有信仰」只表示「已領洗」的話,

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領了洗不一定有真正

的信仰生活。

有的人可能只是參與外在的一些宗教活動,

卻不是內心的皈依,生活也沒有多大的改變。

無論如何,假使,教外人因為「有信仰的教

友」的不良言行,不願意接受基督,那麼,

教友就有悔改的必要。

今天的第二篇讀經也暗示了「悔改」的急迫

性;聖保祿說:「時間是短促的,歡樂的要

像不歡樂的、享用這世上財富的要像不享用

的一樣」。

聖依納爵也建議做神操的人默想自己在臨終

病床上的情景(甚至,他說,最好在夜深人

靜時做這默想),因為在這生命的最後一刻

,將會意識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該怎樣悔改?

現在,就按照這重要性的次序來安排自己的

生活,不要拖到最後一刻,為時太晚了。

既然這世界的局面正在逝去,世上的事物、

財富都是暫時的,要看我們如何利用,使之

產生永恆的價值。

在這裡,我們再次想到聖依納爵在《神操》

的「原則與基礎」上說的:「人之受造,乃

為讚頌、尊敬、事奉        天主,由此妥救自己

的靈魂。

地上其他的事事物物皆為人而造,為助他獲

得他受造的目的。

由此可見,人用世物,或多或少,全看它們

是否幫助他、或阻礙他達到他的目的,這是

取捨的基本法則。

因此,我們對一切受造物,在任何未曾禁止

我們自由選擇的事上,必須保持中立(平心

)的態度;其結果是,依我們本身而言,並

不重視健康甚於疾病、重視財富甚於貧困、

重視尊榮甚於屈辱、重視長壽甚於短命,其

他一切亦莫不如此。

總之,我們所願欲、所挑選的,僅是更能引

我們達到受造目的的事物」《神操》23號。

對世上事物「中立」或「平心」的態度,是

今天福音裡被主耶穌召叫的幾位門徒的態度

;主耶穌召叫他們離開所熟悉的世俗事物(

捕魚、家庭生活),為        天主的國去做漁人

的漁夫;他們立即聽從召喚,拋下了魚網、

離開了家人,跟隨了耶穌。

今天,主耶穌對某些人還發出這樣的召叫,

要他們為天國捨棄財產、家庭。

得到這些特殊召叫的人也好、其他的人也好

,所有人都要深刻認識到人生的短暫,要用

「平心」的態度對待世間的事物,不能顛倒

或混淆了價值觀;這樣,當基督要求他們放

棄自己認為不可或缺的東西時,才能爽快地

回應。

一位老神父過世前寫了一首小詩:「人生如

野草,榮華草上花;草枯花亦謝,聖道獨無

涯」。

人生是易逝的,我們要追求永恆的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