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守護 天主白白賜予的恩典,是一種罪;
我們不可誤以為能拯救自己,因為,只有
天主能賜予救恩;十二月十九日,在聖瑪爾大
之家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如此表示。
沙漠將開花,教宗方濟各運用《依撒意亞先知
書》的這個圖像來闡明唯有 天主能改變一切
,而且,這是祂白白賞賜的恩典。
為此,教宗期勉眾人守護這個白白得來的恩典
,他並指出:奢望自己拯救自己乃是一種罪。
教宗表明,在將臨期的尾聲,當天禮儀的兩篇
讀經引領我們注視「兩片沙漠」,也就是兩位
不孕的婦女:依撒伯爾和三松的母親(參閱:
路一 5~25;民十三2~7,24~25)。
福音中依撒伯爾懷孕的事跡,令人想起亞巴郎
和撒辣的經歷(創廿一)。
教宗強調,「不孕,有如沙漠;因為,不孕的
婦女膝下無子」。
然而,當天讀經中的兩位婦女信德深厚,信賴
上主。
教宗說:「 上主使沙漠開花、使這兩位婦女
懷孕生子;有人會問:『這是奇蹟嗎?』
不,這勝過於奇蹟,這正是我們信德的根基;
她們兩人懷孕,因為 天主能改變一切,包括
自然律;祂能為自己的聖言鋪路。
天主白白賞賜恩典,這兩位婦女的生命彰顯出
天主的白白施予」。
洗者若翰和三松不僅是 天主白白賜予的恩典
,更是我們白白領受救恩的象徵;教宗指出,
「沒有人能拯救自己」,唯有 上主帶來救恩
、唯獨祂能救我們脫離悲慘與殘暴。
你若不信賴 上主白白賜予的救恩,就無法得
救;不過,這需要信德,而且,信德也是
天主的恩典。
為了闡述恩寵的意義,教宗談及聖奧思定,並
勉勵信友向 天主白白的恩賜打開心門;教宗
說:「我們沒有人配得上救恩;有人會說:『
可是,我祈禱、我守齋。』
沒錯,祈禱、守齋將會對你有益;但是,在這
一切之前,倘若缺少 天主的恩賜,就連開始
的機會也沒有。
我們人人宛如寸草不生之地,缺乏恩寵的生命
、無法進入天國、難以理解聖德,只有
天主白白施予的恩典能改變這一切;所以,我
們不能自誇為義人」。
因此,我們蒙召朝拜 上主,並且為眾多恩寵
感謝 上主。
接著,教宗回到當天讀經中的兩位婦女,論及
三松的事跡。
三松孔武有力,救他的同胞免於培肋舍特人的
壓迫;但是,後來,他或許沒有守護好所領受
的恩典,犯下錯誤,被一名女子出賣給培肋舍
特人;然後,三松再次崛起。
教宗引用三松的事跡,是為了提醒眾人,我們
每個人都是罪人,罪過在於我們沒有守護好
天主白白賞賜的恩典。
教宗邀請眾人反省:我是否意識到,沒有守護
天主白白賜予的恩典是個罪過?
我辦告解時,究竟是像隻鸚鵡那樣叨叨絮絮?
還是我感受到自己恐怕會為了一己之私而丟失
這白白得來的恩典?
連三松這位蒙 天主揀選的優秀人才都失足跌
倒,後來,才重新崛起;我們也會失足,誤以
為能拯救自己,這是個罪,罪過在於妄想拯救
自己。
最後,教宗鼓勵眾人,在耶穌聖誕節即將來臨
之際,為白白得來的救恩、為白白獲得的生命
、為白白領受的一切讚美 天主,並反省自己
是否妥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