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翰喇沙
(St.John Baptist de la Salle) 5月15日
喇沙會創辦人,主曆ㄧ七一九年
主曆一六五一年,聖若翰喇沙出生於法國利姆斯鎮
(Reims)的一戶地位崇高及富有的家庭,他聰穎、
好學,十六歲時已有機會成為司鐸及利姆斯鎮教區
的司祭;可是,在他受訓成為司鐸時,他的雙親相
繼辭世,因他是長男,為了負起照顧家族及弟妹的
責任,遂暫停學業。
聖若翰喇沙對 天主的信仰十分堅定,最後,重回
修院學道,於二十七歲時,正式被任命為司鐸。
在他擔任司鐸時,他察覺到,當時有很多家境貧困
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的父母沒有足夠的
金錢供他們上學,更要為生活忙於工作,無暇照顧
子女。
這些孩童整天在街頭流連,很多時候,會受引誘做
壞事;所以,聖若翰喇沙認為他們極需「救贖」。
聖若翰喇沙是一位有遠見、有智慧、有堅定信仰和
非常熱誠的人,他也是一位務實、坐言起行的人,
絕不喜歡空談。
他知道, 天主愛每一位孩童,不管他們是富是貧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他聽到 上主對他的召喚,要他以實際行動去宣示
天主對孩童的愛。
他明白,向所有孩童提供基本的教育機會,不但對
整體社會有好處,也可以引領孩童認識
天主,從而得救。
於是,他立即開辦學校、尋找好老師,向流浪街頭
的街童提供免費教育。
除了教他們讀、寫和計算,他也教他們祈禱、恭領
聖體以及對人應有的尊重和禮貌。
聖若翰喇沙的聲譽很快便不逕而走,很多青年受到
他的理念及工作感動就追隨他。
聖若翰喇沙集合這班志同道合的青年開始組成一個
小社團,他們在聖若翰喇沙的家一起生活,聖若翰
喇沙先教導他們怎樣做好老師,然後,才派他們到
學校。
他特別重視師訓工作,對老師的要求很高;因為,
他相信,有好的老師,才會有好的學校。
可是,他的努力卻要面對來自自己家族、教會保守
人士和一些教育家的反對;然而,他絕不退縮,因
他堅信他是在履行 天主付託給他的使命。
就這樣,基督學校修士會 (即喇沙修士會) 便開始
成立及發展起來。
聖若翰喇沙明白, 天主要他走的路並不容易,前
景也不明朗;但是,他的信心和熱誠毫不動搖。
他所創立的修士會是獨一無二的,她的成員雖然都
屬於修會,但是,他們都選擇做平信徒,不擔任其
他教會事務,為的是要全心致志將他們的所有精力
,甚至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教育孩童,尤其是那些
貧困及有特殊需要的。
主曆一九零零年、他死後一八一年,聖若翰喇沙被
冊封為聖人;主曆一九五零年,他更成為全球
天主教教師的主保。『
達尼爾十二 3 : 『賢明之士要發光有如穹蒼的光輝
;那些引導多人歸於正義的人,要永遠發光如同星
辰』。
摘錄自: <香港喇沙會>網頁
http://www.lasall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