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下午在法蒂瑪會見社會牧靈組織時,教宗本篤十六世呼籲他們跟隨善心撒馬黎亞人
的精神,【能有顆看見那裡需要愛的心】。
在至聖聖三聖堂舉行聖道禮儀時,教宗邀請致力於社會工作者能獨立於政治及意識形態之外,
拒絕主流文化的壓力;教宗並大力呼籲,捍衛生命及家庭。
教宗本篤十六世說 : 『 誰向 天主學習愛,必然是一個為他人的人』;他在向社會牧靈工
作者談話時重申 : 「與基督結合,我們被他為那許多尋求正義與關懷的人的同情心所攫取。」
教宗接著說 : 「就像善心的撒瑪黎雅人,我們努力提供具體而慷慨的答覆」。然而,教宗說,
往往不容易做到「在精神生活與宗徒行動間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合」。
教宗指出 : 『來自主流文化的壓力,堅持提出一種生活方式,這生活方式建築在強者生存,
不勞而獲的法則上,最終,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教宗指出,社會牧靈工作的服務工作【抽掉基督信徒信仰及希望的動機】的危險,因為,社會
牧靈服務是從這兒產生。教宗補充說 : 「如果說,需要有效地回應窮人與社會邊緣人需要的,
同樣,也必須始終尋找與精神生活的結合」。教宗呼籲 :『 在這個分裂的世界,所有人的心神
與行動,需要深刻而真誠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教會內的社會機構,他們的方向要明確,能在
啟發其目標、選擇人力資源、服務的品質及資源的管理上具有明顯的身分。除了身分及與其有
關聯的事物之外,關鍵的一步是給予基督信徒的慈善行動自主權,獨立於政治及意識形態之外
,即使是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與政府機構合作。』
教宗呼籲社會牧靈工作者,從事服務、教育或慈善活動,以促進人類的尊嚴。
教宗說 : 【 在此,基督信徒捍衛人權的緊急任務,重視人在各層面上的整體性,都要表現在這
些工作上。】教宗對他們【抵抗社會經濟及文化機制導致的墮胎】的努力表示讚賞;這些努力
包括讓因墮胎悲劇而受傷的人能得到修和與治癒。
除此之外,教宗也對他們保護家庭的努力表示鼓勵;教宗說 : 「 家庭建立在一個男人與一個女
人不可拆散的婚姻基礎上」;以「一些今日危害公眾利益最陰險和危險的挑戰」。教宗再一次
呼籲信眾們學習【善心撒瑪黎雅人的精神】,【有一顆看見那裡需要愛的心】。
教宗又說 :『 歷史舞台的景象是社會、經濟、文化及精神危機,不過,這提供了一個明顯的機
會,由教會社會訓導所提出的創造性訊息來主導。』教宗指出 : 「 愛德,是社會訓導的力量與
原則,它繪出一條全人類發展的路徑,涉及人心深處,達到更廣泛的人性化社會」。
最後,教宗邀請【教育新的一代成為服務的領導人】;教宗結論說 : 『 著眼於未來,吸引新的
平信徒加入這塊社會牧靈服務的領域,這值得牧者特別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