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慷慨地活出    天主的愛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耶一     4~5;格前十二     31~十三     13;路四     21~30

 

本主日的福音是繼續上個主日我們所閱讀的,在納匝肋

會堂中所發生的有關耶穌的一幕,其結局是悲慘的。

第一篇讀經是取自耶肋米亞先知書,述說        天主向先知

保證要援助他的話。

第二篇讀經是保祿寫的非常優美的一段:對愛德的讚揚。

就如我們於上個主日所看到的,在納匝肋會堂中,耶穌

宣讀了一篇依撒意亞的預言,然後,祂用這樣的話語注

解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 』

(路四21

耶穌的同鄉們都非常驚奇;因為,祂說話很動聽。

但是,後來,他們彼此詢問說:『難道,祂不是若瑟的

兒子嗎?』

是的,是我們中間的一位、是我們的同鄉。

耶穌以祂銳利的視線看透了祂同鄉們所想的是什麼:『

如果,祢是若瑟的兒子;如果,祢是我們的同鄉;祢就

應該為祢的故鄉服務,祢是屬於我們的。

所以,我們聽說祢在葛法翁所行的一切,在那裏,祢行

了奇蹟,也在祢的家鄉這裏行吧!為祢的家鄉服務,是

祢的任務』。

耶穌指控同鄉們的這種作風是一種佔有的作風,它並不

符合        天主的計畫。

祂解釋說,        天主派遣先知,不是為了他的親戚和同鄉

們的好處,是為了一個更大的使命;而後,祂列舉了兩

位古代先知的例子:厄里亞與厄里叟先知。

在厄里亞時代,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起了大饑

荒,當那裏需要救援時,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以色列

女中的一位那裏去,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位寡婦那

裏。

為了這一位寡婦,他從        天主那裏獲得了一個大奇蹟;

那時,這位婦女只有一點油和一點麵粉,就用這點東西

為她和她的兒子準備最後一頓飯,然後,就等死。

可是,借助先知,缸裏的麵粉和油瓶中的油都沒有減少

;這樣,寡婦和她的兒子以及先知都能夠有吃食,一直

到饑荒終結。

這是厄里亞為了一位教外婦女所行的一個大奇蹟。

耶穌還記起另一個關於厄里叟先知的故事;納阿曼那時

是亞蘭王軍隊的首領,他患有癩病,於是,敘利亞王便

把他送到以色列王那裏。

當厄里叟知道之後,便派遣使者到他那裏去,命令他到

約但河中沖洗七次;就這樣,納阿曼從病中痊癒了。

耶穌想用這兩個例子使祂的同鄉們知道,他們應該放棄

那種專橫的態度,從而接受開放他們的心靈,以便容納

天主的普遍計畫。

他們不應該霸佔一切、不應該試圖獲取;反而是給予。

此外,由於擁有一位同鄉甘願為其他地方的好處而奉獻

一切,他們應該感到榮幸。

可惜,納匝肋的居民不接納耶穌的教導,當他們發覺到

耶穌已經看透了他們的這種隱秘意圖後,反而對祂充滿

了憤怒的心。

當佔有的意圖遇到挫折時,就變成惱恨的姿態和猛烈的

侵害,就如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眾多情況

一樣;例如一樁愛情,如果,遇到反抗,就會變成侵犯

,甚而簡直是罪行。

在納匝肋便是這樣發生的;聖路加給我們敘述說,同鄉

們起來,把祂趕出城外,領祂到了山崖上,要把祂推下

去;同鄉們不再要這位先知了,對祂已經沒有任何興趣

了。

但是,耶穌的時刻還沒有來到;所以,祂卻由他們中間

過去,走自己的路了。

這段福音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我們大家都有一種霸

佔那不是純粹愛情的傾向,就如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

所解釋的,純粹的愛情不是專橫的、不妒嫉、不羡慕,

反而是寬宏大量的,為他人做好事感到高興、喜樂。

即便是母愛,也能變成霸佔性的;那麼,在教育子女方

面會造成障礙,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後,在生活上也會有

問題。

每一種愛情都會變成霸佔性的愛情;如果這樣,就不是

愛情了,它是蒙蔽了的自私自利行動。

我們應該打開我們的心胸,並且學習著不再妒嫉,爭取

擁有一種契合        天主計畫的態度。

天主是極度寬宏大量的愛,這種付出的愛從不算計、從

不疲倦,並且要求我們仿效。

第一篇讀經為今天福音中故事的結論做準備,耶穌之所

以沒有被殺死,而且從他們中間過去,繼續走自己的路

,這正好符合        天主給耶肋米亞所預言的。

這位先知被        天主派遣來、宣講不動聽的訊息,悔改的

呼籲,這一切都反對國王和權貴們的野心和打算。

但是,        天主勸他不要害怕,要按照他的靈感公開的說

,並且許下要保護他:『他們要攻擊你,卻不能得勝你

;因為,有我與你同在、協助你』。

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講述真正的愛;他講述所在的

環境與福音故事中的有很大區別。

格林多人那時對生活在愛德中並不感興趣,對獲得神恩

,也就是超凡的魅力,倒是求之不得。

那時,他們領受了聖神、充滿了各種恩惠;但是,他們

還渴望獲有更非凡的神恩,尤其是話語和說預言的恩惠

;他們追求語言上的恩惠,也就是說,能以驚人的方式

、用不曾學過的語言講話。

這是一種今天又重新被發現的神恩,有些基督信徒正在

祈禱中感到有靈感,就能在普通一般話之外說出一些沒

有文法的獨特話語,好像是用臨時創作出來的音節讚頌

上主的歌曲一樣。

這樣,會產生一種非常激烈的精神喜樂;因為,會感到

一種幻覺,好像由聖神來推動、以不平凡的方式來讚揚

天主。

那時,格林多人所渴望得到的另一種神恩便是說預言,

也就是能說出一些從靈感中得來的話語、能知道奧秘、

能預料到未來等等。

但是,保祿警告他們,不要貪圖獲得非凡的神恩,並且

指示他們一條最好的途徑,那便是愛德的途徑。

因為,沒有愛德,即便是再大的神恩也沒有什麼用。

保祿宗徒解釋說:『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

語言,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我若有

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

』(格前十三1~2)。

為那些興致勃勃想說各種語言和說先知話的人,保祿的

這番話簡直是迎頭潑了一盆冷水;對聖保祿來說,擁有

非凡的神恩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寬宏大量的愛。

保祿宗徒舉出的第三個例子還更有意義,因為,是關於

一個不平凡的慷慨作為,甚至於獻出自己、捨身致命: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

但是,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格前十三     3)。

這裏,保祿用的希臘原文『阿卡白』一詞,可以解說

關愛』或者『愛』。

無論如何譯作關愛,好像不大合適;因為,這句話有時

會取得更狹窄的意義。

我們說關愛,好像有點狹義的愛,一種不是真正從內心

發出的慷慨作為,只是表面的;然而『阿卡白』一詞是

慷慨的愛、來自        天主的愛。

然後,保祿宗徒讚揚那種真正的愛,它是來自

天主內心,透過耶穌聖心,而後到達我們心中。

這是一個奧妙的稱讚,我們應該常久地深思熟慮。

保祿給我們展示出愛是含忍的、良善的、不嫉妒、不自

大、不求自己的利益;愛,不動怒、不記恨,卻與真理

同樂,並且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永存不朽;不平凡的恩典維持不了多久,但是,愛

應該繼續不斷地激勵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所作所為,都

應該常常為了愛而做。

對聖保祿來說,現今存在的有三件事:第一是信德(信

天主和信耶穌)、第二是望德(在        天主的恩寵內)、

最後是愛德。

這裏說的是現今存在的,不是將來存在的(在來世);

聖保祿宗徒讓我們瞭解這些事是穩固不變的,在我們的

生命中應該時時刻刻銘記於心。

今天的讀經展示給我們一些美妙的遠景,並且完全互相

協調;福音教我們防備霸佔性的愛情,它恰好與慷慨的

愛情相反;此外,還邀請我們敞開我們的心。

同樣,保祿也勸勉我們在愛中生活,躲避產生其他野心

,避免讓其他事物佔領這種基本召喚的位置。

聖寵的恩惠眾多,卻都重要;但是,對我們不應該變成

熱切追求的動機。重要的是,接受        天主的愛並且慷慨

地在其中生活,這便是基督徒的基本召喚;其他的一切

召喚都是這種基本召喚的 說明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