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西元一八九二年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
有位年約七十歲的男士,有一天,搭乘火車旅遊時,他旁邊坐著一位正在閱讀科學書籍的年輕
大學生;這位年長男士則在閱讀一本黑色外皮的書,他正在看馬爾谷福音。
年輕大學生知道他正在閱讀『聖經』;沒經客套地問候,就打斷他的閱讀,直接問他說 :
「先生,你還相信這本充滿寓言和故事的書嗎 ? 」
「是的,但是,這不是一本故事書;這是神的話,不是嗎 ? 」年長男士如此回答他。
年輕大學生說 : 「當然囉 ! 不過,我想,你應該了解一下世界歷史,這樣,你就會知道,一百
年前的法國大革命時已經指出,宗教是盲目的;止有無知的人還相信神用六天創造了世界;你
實在應該知道一些科學的論點。」
「那麼,科學家提到聖經時也這樣說嗎 ? 」年長男士回問大學生。
「嗯,下一站,我就要下車,沒有時間跟你解釋;但是,請給我你的名片和地址,這樣,我就
可以盡快地寄一些科學方面的資訊給你。」年輕大學生這樣回答。
這位年長男士很有耐心地將自己的名片交給年輕大學生;名片上印著 : 路易士 . 巴斯德教授,
法國科學院院士,巴斯德研究所所長。
路易士 . 巴斯德教授曾說過 : 『有限的科學,使我們遠離 天主;完整的科學,帶領我們
接近 天主。』
科學的力量帶動科技進展,使人類受惠,改善了眾人的生活;我們必須感謝科學家的康慨奉獻
。然而,當科學被過度舉楊成唯一的根據與標準,貶抑其他學科知識時,反而,失去其恰當作
用。即使,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特別是來自科學界也發出了這樣的聲音,開始懷疑
天主確實存在,止是沒有被科學發現。
不久之前,史提芬 . 霍金教授也曾表示 : 『科學距離 天主並不遙遠。』
其實,科學與信仰之間是不相矛盾的,是彼此互補的;兩者都是為使全人類生活更圓滿,是為
全人類的福祉效勞。科學需要開放自己,讓信仰的倫理光照所引導,信仰將會指引科學依照正
義的準則與公共利益而發展。當科學知識缺少了倫理的相伴時,歷史上也曾出現不幸的例子。
儘管人類已有卓越的科學成就,人內心最深處及最強烈的問題,科學邏輯仍然無法回答;世界
上依舊有三分之一的人為饑餓所苦;四分之一的人缺乏飲用水;這顯示出,科學與科技知識尚
不足解決所有的問題,需要其他類型的知識來確保資源能被妥善運用,且平均分配。
本文摘自【和平月刊】,在此深表謝忱。內文稍有更改,亦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