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慈悲門前的反思

 

 

隨著教宗方濟各的一聲號召,世界各國的    天主教會都

 

陸續響應,不僅「慈悲禧年」開幕了,也按著教宗的要

 

求開啟了眾多「慈悲之門」,希望    天主的慈悲能夠讓

 

更多人看到、聽到和領受到。

 

這是一個呼召的開始,教會傳遞    天主慈悲的特殊時機

 

;不是劃上句號的慶典和大門而已。

 

日子還是照樣的過,沒有比往常有什麼特別的;各地的

 

慈悲之門也沒有什麼奇光異彩,也不會有魔術式的重生

 

,仍舊是往常走過的那扇門。

 

日子久了之後,當我們一次一次走過慈悲之門時,好像

 

日子仍在照舊,開啟慈悲之門慶典時的氛圍只留在記憶

 

中了。

 

當我一個人在教區的慈悲之門前徘徊時,我在尋找慈悲

 

的意義。

 

如果,我們不去反思,上面所說的就很有可能成為一種

 

真實的心境寫照。

 

日子過了就過了、門走過去就走過去了,生活依舊缺乏

 

慈悲,白白浪費了施恩的時機。

 

我們的信仰生活、禮儀生活和祈禱生活,都不是流於形

 

式的走過場、也不是流於膚淺的解讀,是一種屬於基督

 

生命的不斷更新。

 

或許,對於不少基督徒來說,這種更新顯得有些陌生。

 

天主沒有要求任何人馬上成為一位滿富慈悲生命的人,

 

教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在深知人性軟弱的情況下,希望

 

我們獲得更多    天主的恩寵。

 

至於我們每個人,慈悲,並不是唸唸慈悲禧年禱文而已

 

,更重要的是,借著賦予這些日子和這扇門的特殊意義

 

,讓我們更多的審視自己的信仰生活、祈禱生活和社會

 

生活等等。

 

當我們以    天主的眼光、從教會對慈悲的要求,一點一

 

滴地更新整個生命時,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日子不再如常

 

;當我們懷揣著這樣的心境來走過慈悲之門時,我們也

 

會發現這扇門不再如往常了;因為,我們抓住了就在身

 

邊的救恩。

 

不同的教區和堂區,每位    天主子民都要按自己的生活

 

找到一些讓慈悲恩寵更新生命的生活調整;把冷漠改為

 

熱情的言行,好像一句貼心問候和一個關愛小舉動;把

 

消極懈怠改為積極向上,更上心地參加禮儀、祈禱和為

 

在    天主和人前求得寬恕;改計較、抱怨為包容、感恩

 

,以喜樂罪人的眼光來包容,以談吐聖言來感恩;自私

 

、傲慢轉化為謙虛、愛人,以謙虛的精神與人相處,在

 

愛主、愛人之中找到    天主的慈悲等等。

 

或許,會有很多的事情在影響著我們、改變著我們;但

 

是,只有按著    天主的慈悲來調整生活,我們才能深切

 

尋獲生命的意義所在。

 

天主的慈悲面容,是不求回報的愛情;這慈悲是愛、也

 

是十字架,美好又沉重,卻只有如此才能帶領我們找到

 

存在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做起來,真的不容易,甚至會撕心裂肺的

 

困難;然而,這是    天主所指給我們的路。

 

當我們在慈悲之門前躊躇不前時,請仰望耶穌的十字架

 

、請虔誠地劃一個十字聖號,靜靜地想想祂對我們的愛。

 

在慈悲門前的徘徊,讓自己的心沉重了許多,以致於沒

 

有勇氣再次走過。

 

邁著希望的步伐,我走向了生活的慈悲。

 

                           撰文:磁杯,中國大陸的一位教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在慈悲門前的反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