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賢士從東方來尋找基督、朝拜祂。
根據土耳其教會的經驗,安納托利亞宗座代牧保祿‧
比澤蒂主教解讀了《瑪竇福音》關於賢士來朝的章節
: 『遠方人已經變得親近,一些近人卻保持冷漠』;
今天,有人從東方來尋找基督,他們或許只在網上或
書上看到這個消息。
《瑪竇福音》關於賢士來朝的章節這樣開場:
當黑落德為王時,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看,有賢
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才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
那裏?我們在東方見了祂的星,特來朝拜祂』(瑪二
1~2)。
一月三日,在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安納托
利亞宗座代牧保祿‧比澤蒂主教指出,賢士來朝,是
活的經歷,在土耳其極具現實意義;這位七十一歲的
佛羅倫斯耶穌會士三年前來到這裡,填補盧易吉˙帕
多維塞(Luigi Padovese)主教留下的空缺;二零一
零年,帕多維塞主教被他的司機殘酷殺害。
比澤蒂主教說:《瑪竇福音》的這篇記述帶有深刻的
默想元素,瑪竇在寫這篇福音時距離耶穌的事蹟已有
很多年,他看到,有那麼多外邦人加入門徒的行列,
回想起主耶穌的生活,意識到那些一開始是遙遠的人
現在成了近人,不幸的是一些近人卻顯得那麼疏離。
因此,這是耶穌聖誕事件中的另一個逆轉:有人不遠
千里而來,近人卻保持冷漠,如黑落德、司祭長、經
師和知道一切的人。
比澤蒂主教繼續說:『他們知道默西亞在那裏出生,
他們卻止步於耶路撒冷,將自己封閉在權力和宗教的
爭鬥中。
這些賢士代表了尋找真理、尋找真 天主的人,他們
接受指引,最終接受這令人稱奇的事,接受
天主所帶來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奇: 天主成了弱小
者中的弱小者、溫良者中的溫良者、窮人中的窮人。
因此,福音向我們揭示了顛覆我們習以為常的邏輯思
維』。
在土耳其,這一切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活生生的經歷
;因為,我們中有人來自伊朗、阿富汗、土庫曼斯坦
和東方其他國家,他們前來尋找基督,加深他們通過
截然不同的方式所獲得的直覺。
他們的獲取方式有時是通過互聯網、有時是通過一本
書、有時是因為一個夢,他們直覺到,耶穌是真正的
明星,能照亮每個人;因此他們踏上旅途,來到這裡
、來到這個國家。
這裡相較於他們的原籍國,他們更有可能繼續他們的
宗教尋求;對我們來說,這段福音極具現實意義。
在西方,我們知道,對陌生人的恐懼是多麼普遍。
賢士來朝的事蹟教導我們什麼道理呢?
關於這個問題,比澤蒂主教說:對陌生人的恐懼、對
差異的恐懼、對有可能打破既定結構的人的恐懼,到
處都有;這裡也有。
現在,歐洲已經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我們必須
重新找回賢士們所代表的開放態度;因為,他們能夠
超越自我並保持開放。
如果,沒有開放,真正的宗教和人民的生活都不會獲
得發展。
我們必須像他們一樣經歷冒險;他們穿越不同國家,
不遠萬裡而來,最後獻上他們所擁有的寶物,這也是
奇蹟。
他們將自己所擁有的獻給這位貧苦卻實際上代表
上主、 天主的家庭;這一敘述極具象徵意義,表明
人的尋求與神的啟示、即天與地在白冷城的洞穴中彼
此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