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血的合一」
十二月十四日,接受意大利《新聞報》訪問時,教宗
方濟各指出,世界各地迫害基督徒的共同經驗,可以
成為基督徒致力團結合一的基礎,稱之為「血的大公
主義」。
對於意大利記者安德肋.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
問及基督徒合一是否是他的一個優先議題時;教宗方
濟各這樣回應:「對我來說,基督宗教的合一是一個
優先課題;今天,我們有血的合一」。
教宗指出,在一些國家,基督徒被殺害,全因為他們
戴了十字架、或擁有《聖經》;對方在下手前,不會
問這些基督徒是屬於聖公會、信義會、
天主教或東正教;血被混和起來。
教宗續說:「為那些行兇者而言,我們都是基督徒,
我們在血中合而為一;即使,我們仍沒有成功地採取
需要的步驟達致合一,又或許,時候並未來到;合一
,是我們需要祈求的恩寵」。
他舉了一個例子:在德國漢堡,他認識一位為一位
天主教神父被列品真福案努力的牧師;那神父因為向
兒童教授教理,被納粹黨送上斷頭台;排在他後面的
,是一位因相同原因被殺的信義會牧師;「他們的血
是混和了的」。
教宗續說:「那位牧師告訴我,他去找他的主教、並
對他說:『我會繼續為列品案努力;而且,會為他們
兩人一起做,不是祇為那位神父』;這就是血的合一
。這事也在今天發生,你要做的就是看看報紙」。
他重申:「那些殺害基督徒的人不會跟我們拿身分證
、來分辨你是在那個教會接受洗禮。
我們不得不考慮這一現實」。
教宗在訪問中亦談到與其他基督宗派的關係以及在迫
害中使各教會聯合一起的「血的合一」。
他又提及下一次主教會議所討論的家庭議題、回應美
國有些人批評他是「馬克思主義者」,並討論教會和
政治的關係。
教宗說:「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是錯誤的;但是,我認
識好幾位馬克思主義者,他們都是良善的人;我沒有
感到被冒犯」。
他的首份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中所描述一個會
「扼殺」窮人的經濟,教宗解釋說,勸諭的內容無不
出自教會的社會訓導。他說:「我不是從專門的角度
出發,而是嘗試講述現況;我唯一引用的是『滴漏理
論』,指出在自由市場下,經濟增長,最終會為世界
帶來更大的公義和包容」。
他解釋,當水注滿了杯,水便會溢出,使窮人得益。
然而,「實情是,當水注滿了之後,杯卻神奇地變大
,從沒有水溢出、惠及窮人」。
當被問及耶穌聖誕節的意義時,教宗指
天主常常尋找自己的子民、帶領他們、照顧他們,並
承諾常在他們身邊。
他引用《申命紀》說:「 天主與我們同行,就像位
父親要拉著自己兒子的手一樣;這是一件美麗的事。
耶穌聖誕節,正是 天主與祂子民相遇的時候」。
他繼續說:「它也是一種安慰、是一個讓人受安慰的
奧秘。很多次,在子夜彌撒後,我獨自留在小聖堂個
把小時;然後,才主持黎明的彌撒。
我感受到一陣深深的安慰和平安。
大概是一九七四年的耶穌聖誕節,我在羅馬阿斯塔里
的難民收容所主持彌撒後,我徹夜祈禱;對我來說,
耶穌聖誕節都是如此,默想 天主來探望祂的子民」。
對今日的世代來說,教宗認為,耶穌聖誕節是要講述
溫柔和希望。他說,當 天主來與我們相遇時,祂會
告訴我們兩件事;祂首先要說的是『抱有希望』。
天主時常敞開大門,永不關閉;祂就像一位父親,為
我們敞開大門。
然後,祂會說:『不要害怕溫柔』。
他解釋,如果,基督徒忘記了希望和溫柔,他們會成
為冰冷的教會,失去方向,被不同的意識形態和世俗
的態度阻礙。
然而, 天主告訴你:『向前走;我是在輕撫你的父
親。
教宗表示,他害怕見到基督徒失去希望和擁抱他人的
能力;他經常提到小孩和長者,正因為他們是最軟弱
無助的一群。
回顧自己的鐸職,他經常在堂區內尋找傳送這溫柔的
機會,特別是要傳給小孩和長者;這使我想起
天主對我們顯示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