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獻上生活的祭獻,留下無悔的人生

 

恰值在四旬期,又聽到讀經中羅馬書的這句話,真的令人

感觸頗深,讓我想起,有一次,去一家醫院看望一位患者

,他躺在病床上,雙目由於病發症失明,深深地懺悔說:

「神父,生命為什麼這麼脆弱呢?為什麼不給我一點懺悔

的餘地」。

他是一位愛滋病患者,年紀還不到三十歲;一次失足,就

不幸染了病。

在稍後,與他的交談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與人

自由的高貴。

人的出現,就是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的旅途,在翻開《聖經

.創世紀》,人出現在樂園裡,看似完美的境界卻有著一

個更高的追求──渴望與        天主相似。

這恰恰反映出,人本身就是        天主的肖像,

天主親自創造了人的生命;正如母親深知生育的苦痛,也

親眼看過自己生育的小孩;但是,嬰兒的出生卻是閉著眼

的,因而,        天主認識人的一舉一動,可是,人卻需要不

斷地在自己的生命中尋求        天主。

對        天主的渴求,成為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聖灰禮儀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四旬期,這段時期,眾所周知

,要確實守齋刻苦;而且,這背後的深刻含義是提醒人,

要『划向深處』去認識深層次的自己,自己究竟被什麼所

吸引?又深深地渴求什麼呢?

當守齋的日子裡,總是覺得內心饑腸轆轆的,從這種身體

的感受回應人內心的渴求,人的生命是離不開食物的。

美好的事物能夠使人身心愉快;但是,過多食物的積累若

沒有適當運動消耗,所帶來的結果則是大腹便便,這樣的

結局是為「三高」做準備。

反過來重新慎思一下,當前的美食是自己所需要的嗎?

那種內心深層次的渴望是什麼呢?

是回應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提醒人對靈性的追求;一

桌美好的飯菜能夠將一家人聚在一起;同樣,一頓靈性的

大餐能將人帶到        天主的面前去認識深層次的自己。

繁忙的生活總是讓人非常的勞累,人內心渴求有一塊屬於

自己的地方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但是,安靜的處境究竟

在那兒呢?

因而,人就開始尋找可以安靜的與放鬆的場所。

這個場所不在熱鬧的都市中、也不在酒吧震耳欲聾的音樂

中、也不在琳琅滿目上百種的自助餐中;在能靜下來閱讀

天主聖言中、在熱心地參與感恩祭中、在忙碌一天後能夠

有個舒適的睡眠中。

生活,離不開美食;同樣,生活更加離不開自己的靈性

餐、那就是人與        神的相遇;這個相遇的場合,就是人在

自己的內心深處與        天主相遇的那座高山。

在這座山上,自己能夠與        天主相遇,能夠靜靜體會那份

屬於自己的安靜,是在遠離手機與遊戲的陶醉中。

生命的本身就是一個短暫的開始;因為,這個開始是有時

間與空間的限制的。

這份限制指出了人的本性的局限;但是,深深藏在人內心

深處的靈性則是在追求與尋找那份與        天主相遇的場合;

這個場合能夠使人賞心悅目,獲得內心的平安與喜樂的。

四旬期的這段時間是讓人更加體會自己生命的旅途與耶穌

相遇的機遇有多少呢?

自己守齋刻苦的體現,是把節省出來的事物與更多三餐不

濟的人分享,不是提醒自己這是一個減肥的好時機。

人的不完美可能成為彼此傷害的源頭,因而,反觀自己的

內心需求,可以讓這些不完美能夠提醒本身就非常軟弱的

自己,不完美就是自己進步的空間,因而尋求鄰人的寬恕

與內心的整合。

這是一個整合自己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齋戒更是人在追求

完美的同時與耶穌一同守齋。

這個齋戒是準備自己與祂更接近的相遇,也就是穿過死亡

、邁向永恆的復活。

信仰,是活生生地展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鎖在自己的

臥室裡或者供在聖堂裡。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單向的短暫旅途,它沒有回頭路、也沒

有日久不息;因而,那位趟在床上的愛滋病患者,深深地

後悔自己當初一次失足就導致終生的疼痛與折磨;而且,

更加嚴重的是,在自己的年少時代就看到了自己的死期。

雖然,人都會有一死,卻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年紀輕輕地

死去;生命的單一性與不可逆轉性,讓他不得不去面對那

內心的痛苦與身體的折磨。

內心的悔改會得到        天主仁慈的寬恕,但是,身體的痛苦

不會因著懺悔消除;這提醒人們,面對生活的態度要非

謹慎和珍惜。

生命只有一次,要無怨無悔地活著;反之,把自己的生命

時光浪費,那將是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可挽回的境地中。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身心靈的整體,在這個整體的生活中,

組成一個完整的人,人的自我完美與對聖、善、美的追求

是無盡、無休的,源於人內心那高貴的靈性。

因而,在        天主台前,將自己完全地獻上當做生活的祭品

,是人生最完美的奉獻;那些優劣的呈現體現出人的整個

個體,人本身就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自己所擁有的都是

上天的賜予。

因為,生命不能因自我而擁有,生命的歸去,自己也不能

選擇;人所能做的,是活在當下,為自己的生活留下一段

無怨無悔的足跡。

當時光不再、青春遠去的時候,人的自我才會深深地體驗

那份人與天相遇的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