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希望,就是談論未來和 天主】;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向貝寧政界和宗教領導人講話
的主題之一,他的全篇講話可以用【希望】二字來概括,這也正是瞭解他此行的一把鑰匙。
教宗說:『當我說非洲是希望大陸的時候,並非爲使用華麗的辭藻脫口而出;我這樣說,
是表達個人的一個信念,也是教會的信念』。
針對悲觀主義將非洲看成一無是處的偏見思想,教宗勸人加以警惕;他特別提出,一些人
用權威式的語氣對非洲指手畫脚,視非洲只是有待開發的【龐大資源】。教宗指出,這是
一種不尊重非洲和非洲人民的觀念。
談到包括非洲在內、正在改變許多國家歷史的要求自由的運動,教宗說:『近幾個月來,
許多民族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對有物質保障的需求以及在不同民族和宗教的環境中
和諧生活的意願』。
談到南蘇丹的誕生這一可喜事實的同時,教宗也提到,人的盲目追求和權力欲望,出於政
治、經濟利益,導致戰事綿延,否認了人和自然界的尊嚴。他因此指出,人對自由的渴望
,人願意受尊重,他們要求執政人士以透明的方式治理國家,勿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混
爲一談。總歸一句話,人民的要求無非是【和平與正義】;對這項要求,教宗表示:
『今日,有太多的醜聞和不正義現象、太多貪污和貪婪,過於無視法律的存在,謊言彌漫
、暴力囂張,帶來的只是貧困和死亡』。
這些邪惡折磨著非洲,但也令整個世界受苦;教宗進一步指出,每個國家的人民都願意知
道,以他們的名義做出的政治和經濟選擇;他們一旦發覺被操縱,便起而反抗,他們的行
動有時也很激烈。
教宗因此告誡政界人士,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各國人民都爲自己爭取更大的尊嚴,尤其要
求有一個更有人性的社會。教宗於是呼籲非洲及全世界肩負政治和經濟責任的人士:
『不要剝奪你們國家人民的希望!不要斷去他們的前途,抹殺他們的存在』。
教宗也藉這個機會談到教會對希望的看法;他說:『教會不提供任何技術性的解决方案,
不推行任何政治主張;教會傳達的是希望的訊息,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希望,這個希望來
自 天主,幷讓人知道,人類所面對的不只是世界的挑戰』。
教宗又指出,希望,是令人共融的因素;失望,是個人主義的産物。
最後,教宗在這篇講話中也詳細談論了宗教對話問題;他再次告誡世人,『任何宗教、任
何文化都不能爲煽動、不容忍和暴力行爲找藉口』。以
天主的名義行暴力【是嚴重的錯誤】。
教宗同時也指出,真理是真實對話的途徑;他說:『真理,不排除對方,不製造混亂;被
歪曲的宗教對話帶來的是混亂或不同理論的結合』。教宗承認,有時【宗教對話幷不容易】
,但是,這幷非意味著失敗。教宗說,對話幷非出於軟弱,對話是相信
天主的存在。同樣,懷有希望,不意味天真無邪,而是相信明天會更好,是信德的表現。
在結束講話時,教宗爲整個非洲祝願希望常存;他說:『非洲,你要有信心,站起起來吧!
天主召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