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理做證的君王
【福音:若十八 33 ~ 37】
比拉多於是又進了總督府,叫了耶穌來,對祂說 : 「祢是
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答覆說:「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
你說的?」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個猶太人?祢的民族和司祭長把
祢交付給我;祢做了什麼?」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
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致於被交給猶太人
;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祂說:「那麼,祢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
為此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做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
我的聲音」。
【基督君王節】
天主教會在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耶穌基督普世君王
節」;這個節日在教會中出現的相當晚,一九二五年,才
由教宗碧岳十一世訂定為教會的節日;一九七 0 年,教宗
保祿六世決定將這個節日移至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
【經文脈絡】
對於耶穌基督的描繪,馬爾谷福音側重於「受苦的人子」
圖像,比較不強調耶穌基督的君王性身分;因此,常年期
乙年最後一個主日的福音選讀再次跳出馬爾谷福音的循環
,選自若十八33 ~ 37。
這段十分簡短的經文是比拉多審問耶穌的一部份(若十八
28〜十九16);欲明白這段在主日聚會中公開誦讀的福音
內容,必需先掌握比拉多審判耶穌的整個過程。
【耶穌受審的敘述】
若望福音的作者加大篇幅報導耶穌受審的過程,使這段記
載成為若望福音苦難敘述的中心部份。
整段報導顯出高度的戲劇張力,耶穌受審的過程,並非只
侷限在一個法庭中進行,是在總督府「內部大廳」以及「
外部庭院」之間不斷交換的場景。
總督府外庭院籠罩在「黑夜」之下,猶太人、司祭長以及
僕人們站立其中;總督府大廳內則是「燈火通明」,只有
耶穌獨自和比拉多對話;而且,比拉多來回奔走於大廳內
外(黑暗與光明)之間,這個往返的舉動顯示他猶疑不決
的情況。
耶穌和比拉多的談話內容,正是眼前所發生的事件最深刻
意義的解說;透過君王性的頭銜,清楚地顯示出基督論的
基本觀點,耶穌藉著自我貶抑,使祂的君王性得以顯揚;
但是,只有相信的人可以瞭解這個啟示。
在敘述的過程中,耶穌的君王性越來越清楚,直到最後,
比拉多公開宣揚耶穌是「猶太人的君王」;雖然,是以罪
狀牌的形式宣告。
【羅馬的審判情況】
福音的描寫符合羅馬時代的審判情況,審判者對原告與被
告雙方一一提出質詢審問,被告也有機會發言為自己辯護
。然而,在真正的羅馬審判庭上,辯護者的答辯應該是公
開舉行的;耶穌和比拉多在總督府大廳內的對話卻是私下
的,猶太人被排除在外,根本完全不知道談話的內容。
這個情況乃是為了配合若望福音的寫作需要;因為,根據
福音先前的敘述,耶穌已經不再對猶太人公開發表談話了
(參閱:若十二36)。
【猶太人、耶穌的控告者】
比拉多關於耶穌君王性訴求的問話顯得十分突然、缺乏上
下的關連;這是福音作者以比較自由的方式交代,他由歷
史情況瞭解到猶太人對耶穌所提出的控告,這一點可以由
耶穌最初的回答和比拉多的回應中清楚地看出來。
並非羅馬人主動逮捕耶穌,是猶太人誣告祂是暴亂份子;
事實上,也是司祭長、長老、經師和全體猶太人把耶穌交
給了羅馬總督(參閱:谷十五 1)。
【耶穌的王國】
由於耶穌目前在羅馬的審判庭上,任何熱忱派、或者政治
性的誤解都不再可能發生;因此,耶穌可以公開地談論祂
的君王性和祂的王國。
耶穌明確地答覆比拉多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
,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致於
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36)。
耶穌的能力與權威都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為 天主做證,
整部若望福音就是敘述耶穌如何完成了這個啟示的使命;
因此,「耶穌的王國」不可和「 天主的國」混淆不分。
事實上,在若望福音中,「 天主的國」幾乎完全隱退在
幕後,僅僅在耶穌和尼苛德摩的談話當中出現過兩次(若
三3、5),而且是比較符合若望團體的末世論的形式。
耶穌的君王性是由 天主來的,因此,祂向這個世界提出
質問的方式將啟示帶給世界,目的是召叫一切由真理而來
的人做出跟隨祂的抉擇。
【比拉多、真正的受審者】
在這個審判的情況中,主要角色徹底地被顛覆、轉換,情
況顯示,比拉多被轉換成必需做出決定的一方,他被要求
表達他的信仰。
比拉多原本是審判者;現在,竟然變成被要求做出決定的
受審者!
【接受真理,進入天國】
敘述耶穌受審的事件時,四部福音作者都指出,人們針對
祂的君王性提出控告和質詢。
但是,惟獨若望福音採取「對話」的形式報導整個經過;
在對話中,耶穌針對這個問題給了一個非政治性的答覆。
若望福音中,羅馬總督比拉多所提出的問題和瑪竇記載的
耶穌童年故事中東方賢士所提出的問題十分相似:「新誕
生的猶太人的君王在那裏?」(瑪二 2)
瑪竇福音中的經師們並不能給予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是,
若望福音中耶穌是明確地啟示,祂的王國並非「來自」於
這個世界,是「為了」這個世界而來的。
耶穌的王國是為給 天主的真理做證,使一切和真理相遇
、並且做出抉擇接受真理的人能夠明白耶穌所做的一切,
進而得以進入 天主的國。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