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多災難、因「崇拜財神」引發的戰爭以及許多無辜
的受害者,今天, 天主也在哭泣;十月二十七日,在聖
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如此強調。
他指出,「今天, 天主在哭泣」,因為人類總是不理解
祂賜予我們的平安、那份愛的平安。
當天福音記載,有幾位法利塞人前來勸耶穌別去耶路撒冷
;因為,黑落德要殺祂。
耶穌遂「稱黑落德為這個狐狸」,並表示,祂必需前行;
因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
耶穌斥責「封閉的耶路撒冷」,直指她屢次殘殺奉命而來
的先知們。
教宗注意到,耶穌隨後立時轉變語氣,開始溫柔地說話,
那是「 天主的溫柔」。
耶穌注視祂的子民、注視耶路撒冷城,並為耶路撒冷哭泣
; 天主聖父在耶穌身上哭泣說:『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
的子女,如母雞聚集自己的雛雞在牠翅翼下;可是,你們
偏不願意!』(路十三34)
教宗表示:「有人曾說, 天主降生成人是為了能夠哭泣
,哭泣祂子女的所作所為;耶穌在拉匝祿墓前的哭泣,是
朋友的哭泣;這次,卻是 天父的哭泣」。
教宗以蕩子比喻中的父親為例,闡述何謂 天父的哭泣;
當兒子向父親索取家產,遠走高飛時,他的父親沒有跟左
鄰右舍抱怨說:「你看看,我遇到了什麽事!這個不肖子
對我做了什麽!我要詛咒他!」
他的父親沒有這麽做;但是,「可能暗自哭泣」。
教宗解釋道:「我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福音沒有提到這部份;福音只說,當兒子回家時,
他的父親大老遠就看見他;這意味著,他的父親日復一日
地攀上高臺眺望,期盼看到兒子回家。
這樣的一位父親,必然是一位終日以淚洗面的父親,一心
盼望兒子回家;這就是 天主聖父的哭泣,
天父流著眼淚,透過祂的聖子再造天地萬物」。
接著,教宗談及母親的哭泣;耶穌揹著十字架走向加爾瓦
略山時,遇見了哭泣的婦女,遂對她們說:「你們不要哭
我,但應哭你們自己及你們的子女」(路廿三28)。
教宗指出,「 天主至今依然流下父母親的眼淚」。
「面對眾多災難、因『崇拜財神』引發的戰爭以及在財神
崇拜者投擲的炸彈下無辜受害的許多人,今天,
天主也在哭泣;今天,祂仍然說:『耶路撒冷、耶路撒冷
,我的孩子,你們在做什麽?』祂會對可憐的受害者、軍
火商及所有販賣人命的人這樣說。
讓我們想想,我們的 天主降生成人,是為了能夠哭泣,
我們的 天主聖父今天也在哭泣;祂哭泣,是因為人類終
究無法理解祂所賜予我們的平安、那份愛的平安。
思索這些將對我們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