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 教宗方濟各問候參加公開接見活動的信友。

 

月十九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周三公開接見活動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方濟各繼續講解《新約聖經》的

天主慈悲。

教宗指出,在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面前,一位赤身露體的

男人、女人或兒童的處境向我們發出質問,要求我們給饑

餓者食物吃、給口渴者水喝。

在所謂的【福利社會中】,人們習慣於自我封閉,對他人

的需求無動於衷,崇尚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加需要給饑餓者食物吃及給口渴

者水喝;因為,今天,實在有許多忍饑挨餓的人。

對於這些缺乏食物和水的人民,尤其是深受其害的兒童,

教宗說:抽象地談論貧窮,不會令我們有所震憾,只會令

我們思索、令我們痛惜;我們只有親眼看到在一位男人、

一位女人、一位兒童身上的貧窮狀況,我們才會被震撼!

雖然,關懷運動和捐獻活動是一種重要的愛德形式,能夠

減輕許多人的痛苦;但是,我們卻沒有與他們直接接觸。

倘若,在路上或家門口,我們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就

親身接觸到他們。

我們習慣於避開需要幫助的人,不去接近他們,多少以我

們慣常的作風來粉飾他們的現實,不去談這個現實;倘若

,我遇到一位窮人,在我與他之間就不再有任何距離。

教宗問道   : 『在遇到窮人時,我該怎麽做?

我避開他們,從他們身旁走過去?

還是停下來,與他們交談,關心他們的處境?』

接著,教宗說:若這樣做,肯定有人會說:『這人瘋了,

居然與一位窮人交談!』

挨餓的經驗難以忍受,從戰爭或饑荒過來的人都曉得饑餓

的滋味;然而,這種經驗每天都在重覆發生,與富足和浪

費共存。

教宗指出,忍饑挨餓的人所求的只是必需品:一些吃的和

一些喝的;雅各伯宗徒的話仍具有現實意義,他說,信德

,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17);因為,它無法

施展作為、無法行善、無法行愛德。

教宗說:總是有一些人忍受饑渴並需要我的説明;我不可

委託任何一個人作代表。這位窮人需要的是我,需要我的

説明、我的話語、我的熱忱;在幫助窮人上,人人都有份

耶穌向我們保證,我們若把僅有的東西託付在祂的手裡,

憑著信德與人分享,這不多的東西就能變成大量的財富。

基督對我們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若六35);『誰

若渴,到我這裡來喝吧!』(若七37)。

教宗總結道:『耶穌的話對我們眾信徒是一項挑戰,激勵

我們明認憑著給饑餓者食物吃及給口渴者水喝,我們才能

與       天主建立關係。

天主在耶穌身上揭示了祂的慈悲面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