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慶祝聖母慈悲禧年, 十月八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廣場

,教宗方濟各 主持守夜禮; 隔天   ( 九日 ) 上午,教宗

在同一廣場主持彌撒聖祭,將這項慶祝活動推向高潮。

守夜禮開始前,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團體列隊遊行,

將他們各自的聖母像或態像帶到聖伯多祿廣場;其中

,【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最引人注目。

下午五點三十分,教宗來到聖伯多祿廣場,與信友們

一起誦念《玫瑰經》榮福五端,在聖母瑪利亞的陪伴

下,重新走過耶穌生命中的幾個重要時刻。

教宗在禮儀講道中指出,《玫瑰經》祈禱概括了

天主賜予慈悲讓人獲得救恩的歷史,通過祈禱和默想

耶穌的生活,我們再次看到祂在各種處境中與需要幫

助的人相遇的慈悲面容。

聖母瑪利亞陪伴我們走這段旅程,指示給我們這位散

發著       聖父同一慈悲的聖子。

《玫瑰經》祈禱,非但不使我們遠離生活的操勞,反

而要求我們將祈禱化為每日的生活,領悟基督在我們

當中的臨在。

教宗說:每當我們默觀基督在世生活的一個時刻、一

個奧蹟,我們應明認       天主以這種方式進入了我們的

生命,然後,接納祂並跟隨祂。

這樣,我們就能發現跟隨基督和服事弟兄的道路。

教宗繼續說:我們是門徒,卻也是使徒和攜帶基督的

人;耶穌在那裏,祂也要求我們去那裏。

因此,我們不可把祂臨在的恩典封鎖在我們心中,

與眾人分享祂的愛、祂的溫柔、祂的良善及祂的慈悲。

聖母瑪利亞使我們明白,做基督的門徒意味著什麽。

她的第一個舉動就是聆聽       天主;她聽從了天使的宣

報,並敞開心胸接納,成為       天主之母的奧蹟;她跟

隨耶穌,用心聆聽祂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參閲:谷

三  31 ~ 35);她把一切事默存自己心中(參閲:路

19),成為      天主聖子施展作為的活記憶,以此激

勵我們的信德。

然而,光聆聽,還不夠;聆聽必需化為具體行動。

童貞瑪利亞聆聽了天使的話,便立即動身到依撒伯爾

那裡,幫助這位已懷胎的表姐(參閲:路一39~56

;在白冷城,瑪利亞生下了       天主聖子(參閲:路二

1~7);在迦納,她把一對新婚夫妻的困窘放在心上

(參閲:若二    1~11);在哥耳哥達,她沒有因痛苦

便退怯,反而留在耶穌的十字架下,遵循耶穌的意願

成為教會的母親(參閲:若十九25~27);耶穌復活

後,聖母又鼓勵聚集在晚餐廰的門徒們期待聖神降臨

(參閲:宗一14)。

教宗總結道:聖母瑪利亞在她的一生中守護了基督的

永恆記憶,實現教會蒙召履行的使命。

在她的信德中,我們看到該如何敞開自己的心門,好

順從       天主。

從她的忘我精神中,我們發現,多麽需要留意別人的

困境;從她的眼淚中,我們找到安慰痛苦者的力量。

在這每一個時刻,瑪利亞都表達了       天主慈悲的富饒

,每個人在日常所需中都能蒙受這慈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