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Birmingham),
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圖爾克森(Peter Turkson)
樞機出席有關消除種族主義的美洲黑與白大會,他呼籲
透過真理、包容與修和來克勝種族主義。
只要有一個少數群體因它的種族受到迫害與排擠,整個
社會的福祉都會受到損害;圖爾克森樞機引用上述教宗
的話,並以教宗的名義譴責了當代世界的種族主義禍害。
樞機表示,在非洲文化中,祖魯人在打招呼時會說【薩
吾巴諾(Sawubona)】,意思是【我看見你】;然而,
種族主義卻截然相反,它使人成為看不見的、否定人的
尊嚴,引發身分失缺、絕望及對社會與政策的不信任。
圖爾克森樞機強調,首先,種族主義使它的受害者無法
獲得基本的需求,例如住房、教育、工作和老年人福利。
這些障礙並不是假想出來的,是確實存在的;我們應該
克勝和超越由種族主義所引發的嚴重不公與苦難。
然後,樞機談到美國依然存在的【奴隸制遺產】,呼籲
各國人民恢復和保持互助與友愛的重要紐帶;因為,消
除種族主義的起點在於內心,良心省察因而成了核心之
所在。
圖爾克森樞機解釋說,承認自己無法將他人視為一個人
,意味著已經展開與無意識種族主義的奮鬥。
那麽,有那些因素能幫助我們看見對方呢?
圖爾克森樞機指出兩條路:
首先是、愛的道路、慈善的道路,這條路能夠把人的注
意力引到邊緣人士和受排斥者身上。
其次是、教育的道路,這條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兒童能夠快速地接受差異。
因此,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呼籲,本著每個人都
是按照 天主肖像與模樣所造的基本原則,應立即展開
有效摧毀種族主義的行動。
此外,在法律、政治、教育、衛生系統、工作和居住環
境的層面上也應有類似的內心悔改,好使社會內外的痊
癒能抵擋住使青年人絕望的浪潮。
樞機特別強調,為世代遭受種族歧視的全體人士提供更
多機會的時刻到了,我們大家都屬於人類唯一的大家庭
;圖爾克森樞機引用教宗方濟各所宣導的上述理念,在
大會上提出四項消除種族主義的指導方針:要藉著祈求
寬恕與修和,深刻省思 天主教信仰對種族主義的訓導
;要意識到種族主義的態度將導致貧困和系統性的人權
侵犯;要努力消除一切個人與體制性的障礙,把他人視
為按照 天主肖像與模樣所造的我們的兄弟、姐妹;要
努力促進相遇的文化,相互尊重、理解與寬恕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