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創造的教理講授十分重要,它涉及人類和基督徒生活的基礎:
事實上,它使基督徒信仰為每個時代的人所發出的基本問題給予明確的答覆:「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往哪裡去?」「我們的起源為何?」「我們的終向是甚麼?」
「一切存在的東西將何去何從?」
起源及歸宿這兩個問題,是不可分開的。它們對我們的生活和行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和方向。
世界和人類的起源問題,曾是許多科學研究的對象,使我們對宇宙的年代與幅度、
生物的變遷、人類的出現等知識充實了很多。這些發現促使我們更讚嘆造物主的偉大,
感謝祂的各項工程及賜予學者與研究者的聰明和智慧。
他們可與撒羅滿同聲說道:「是祂把所有事物的正確知識賜給了我,使我明瞭世界的構造,
和元素的能量……因為,教導我的是造萬物的技師──智慧」(智七 17-21)。
對這些研究的濃厚興趣乃發自另一層次的問題、超越自然科學本身的範圍。
這問題並非只想知道物質宇宙何時及怎樣形成,人類何時出現,而是要發掘這種起源的意義何在;
它是發自巧合、盲目的命運、莫名的需要呢?抑或受制於一位超越的、聰明的、良善的、稱為
天主的存有?如果,這世界是來自 天主的智慧和良善,那麼,為甚麼有邪惡呢?它從何而來?
誰要對它負責?有沒有解脫?
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基督徒信仰一開始就要面對各種與自己不同的答案。
事實上,在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中可找到許多有關起源的神話。有些哲學家認為一切都是神,
世界就是神,世界的變化即是神的變化(泛神論)。有些則說,世界是 天主的一種必然流露,
它由這根源發出,又回到祂那裡。另有一些人則主張有兩個永存的本原:善與惡、光明與黑暗,
兩者不斷在搏鬥 (二元論,摩尼派善惡二元論) 。
按照這些觀念的一些說法,世界(至少物質世界)是壞的,是墮落的產品,
故此應予排除或摒棄(唯識論)。有些人承認世界是神所造,可是像一個鐘錶,造了以後,
就讓它自生自滅(自然神論)。最後,有些人不接受世界有任何超越的來源,而認為它純粹是一種
永久存在的物質組合(唯物論)。所有這些解釋都在說明萬物起源問題的持久性和普遍性,
只有人類會探討這樣的問題。
毫無疑問,人的智力已能對宇宙起源的問題找到答案。事實上,人的理智之光透過
天主所造的萬物,已確實地認識造物主 天主的存在,縱使這種知識多次為錯誤所隱蔽或歪曲。
為這緣故,信德前來堅強及光照理智,好能正確地了解這些真理:「因著信德,我們知道普世是藉
天主的話形成的,看得見的是由看不見的化成的」(希十一 3)。
創造的真理對整個人生如此重要,以致, 天主因其慈愛願意把一切有關創造的知識,
為自己子民的得救而啟示給他們。除了每人可對造物主擁有的自然知識外,
天主還逐漸地把創造的奧跡啟示給以色列民。祂揀選了聖祖們,使以色列民離開埃及,
在選拔以色列時也創造和塑造了以色列;祂顯示自己就是那世上萬民和整個大地都屬於祂的那位,
而且,是祂獨自「化成了天地」(詠一 一 五 15;一二四 8;一三四 3)。
如此創造的啟示,就跟唯一 天主與其子民所訂盟約的啟示和實現是不可分的。
創造的啟示是走向盟約的第一步,是 天主全能的愛第一個和普遍性的見証。此外,創造的真理
在先知們的預言、在聖詠和禮儀的祈禱、在選民的智慧反省中,越來越有力地表達出來。
在聖經有關創造的所有文字中,創世紀的前三章佔著極為獨特的位置。
從它們的文體去看,這些文章可能有不同的來源。受默感的作者們把它們放在聖經的開端,
是要用莊嚴的話來表達創造的真理,即在 天主內受造界的起源和歸宿、它的秩序和美善、
人類的召喚、罪惡的悲劇以及得救的希望等。
在基督的光照下,依照聖經的統一性和教會的生活聖傳去閱讀,
這些文字就成為解釋「起源」諸奧跡的教理講授的主要來源:就是創造、墮落、及救恩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