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的人
瑪竇福音 三 1~12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這位被稱為「施洗者」的若翰非常嚴厲,他要人悔改的
態度堅決又毫不留情;儘管如此,跋山涉水來見他的人
絡繹不絕。
若翰講的,不是人人愛聽的話;但是,恰恰吸引了群眾。
二○○二年,被立為聖人的五傷畢奧神父(一八八七年
生,一九六八年卒)有著相似的感召力。
我曾專程到義大利南部,親身去感受這位方濟各嘉布遣
會會士的力量;他言詞犀利,一針見血,卻有無以計數
的人蜂擁而至。
直到今日,每年仍有七百萬的朝聖者到他的墓前祈禱;
為甚麼呢?為甚麼有這麼多人找上門?
因為,畢奧神父真實可信!
他的一言一行真誠懇切,他的嚴厲不是出於冷面狂熱,
卻是發自深沉愛心。
那足以解釋為甚麼人們會在他的告解亭外大排長龍,就
是為了向他傾訴心中的鬱悶,出來之後為之振作,感覺
被解放、被安慰了。
若翰的作為與畢奧神父相似,他召喚人悔改,並且打動
人心;人們認真地聽取若翰的警告,重新思考、懺悔,
進而改變生活。
人們在他面前和盤托出生活中的錯,認罪,並表達悔意
;若翰將他們浸沒在約但河水中,有形地體現心靈與良
知的洗淨。
當代表上層社會的宗教領袖和當權者法利塞人和撒杜塞
人也現身人潮時,若翰更加重語氣,稱他們為「毒蛇的
種類」!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畢奧神父,他對權貴和顯赫之士,包
括 : 神父、主教、或名門望族,一律加倍嚴格。
他的耳提面訓並非出於狠心,是因為這些人特別容易滋
養安全的假象,高估自己,誤認為別人才需要改變。
洗者若翰針對他們說:沒有人能在 天主面前行使特權
、炫耀高位。
「結悔改的果實吧」!我們也不例外,我們要特別用「
好果實」的多寡來衡量自己的生活。
「你們該當預備 上主的道路!」
若翰是「耶穌的前驅」,為祂預備了道路;正因為他準
備了基督的到來,若翰在將臨期裡佔有特殊的地位。
施洗者沒有將自己置身於舞台中央,卻是保留給「在我
以後要來的那一位」;這使他更可信、更具吸引力。
他沒有捆綁住跟隨的群眾,反而教他們向基督開放自己
;當他成功做到這一點時,他就很快樂,因為,他完全
為這目的而活。
若想更詳盡地瞭解聖畢奧神父的生平事蹟,請參考光啟
出版、黑幼龍翻譯的《五傷畢奧神父》一書。
反省與實踐:
耶穌,為我,祂是誰?祂與我的關係?
我是否真的將我的生命交在耶穌的手上?
若翰呼籲人們立刻悔改,以期避免 天主懲罰性的審判
;我期待耶穌基督再來的同時,對悔改應抱持什麼樣的
心態?
為追求真理,在我的生命中有什麼需要棄絕的?
信友禱文:
請為社會正義祈禱
「祂為王時,正義必要伸張」;近年來,台灣接連發生
貪瀆、收賄、惡性倒閉……等事件,小老百姓飽受壓迫。
祈求全能、仁慈的 天主光照人們的良心,使我們學習
放下私利,愛人如己,在不斷地省察中走向悔改的道路。
請為貧病、弱小以及有需要的人祈禱
聖詠上說:「主必拯救哀號的貧民、扶持無依無靠的窮
人,祂將憐恤弱小的群眾、救護窮苦百姓的生命」。
祈求仁慈的主大發慈悲,施予慈愛的照顧,安慰貧病、
弱小者的心靈,使他們在艱難中仍能保持對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