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失而復得的喜樂
主內的兄弟、姐妹:
我們教會有四條關於聖母瑪利亞的信理;兩條信理源自
教父時期:一、聖母卒世童貞;二、聖母是 天主之母
Theotokos ,她懷孕、並生下 天主聖子耶穌基督。
第三和第四條,只在十九及二十世紀才被欽定為信理;
但是,許多世紀以來早已一直在很多地區深受信眾敬禮
:三、聖母始胎無染原罪(1854年欽定);四、聖母靈
肉被擢升天(1950年欽定)。
今天,我們喜慶聖母升天節,一個讓我們充滿希望、令
我們歡欣鼓舞的節日。
慶祝聖母升天,實在就是慶祝人類的未來,那時,人類
將重返樂園,再次密切地與 天主同在、同行。
這人類的未來是可實現的;因為,人類的一位女兒、聖
母瑪利亞已經先我們到了那裏,且一直在為我們代禱。
聖母瑪利亞最懂得如何把我們的祈禱帶到 天父面前,
使我們的祈求蒙俯允;因為,她滿被聖寵,能最敏銳地
察覺 天父的旨意並付諸實行。
其實,因著聖母瑪利亞,我們時常都感覺得到,
天主總是聆聽我們,多過我們聆聽祂; 天主總是樂意
聆聽我們,多過我們願意聆聽祂。
《創世紀》記載,人和他的妻子被 天主趕出樂園;因
為,他們違犯了 天主的禁令,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
這是罪、導致人類墮落的罪。
之前,他們富有靈性,在 天主前深感安寧,常與
天主親密交談;但是,當他們發覺自己因犯罪、變得赤
裸裸、一無所有後,他們就躲藏起來,害怕與
天主相遇。
他們與 天主的相互信任關係已經破裂,不能再留在樂
園裏。
有罪,必有罰,這是正義的要求;因此, 天主把他們
趕出樂園,而且派了持火劍的天使加以防守,以免他們
再靠近生命樹。
在樂園外,人必需艱辛勞作才能存活,他的妻子每次都
得歷經痛苦才能成為母親;誘惑他們的古蛇成了被咒駡
的,畢生得用肚子爬行,永遠站不起來。
然而,慈悲的 天主絕不棄人於不顧; 天主依舊愛護
他們,甚至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
皮衣,是很耐穿的衣服,說明 天主對人的愛護是持久
的。
最後, 天主還向人許諾,在女人生下的後裔中,有一
位將要踏碎古蛇的頭顱,也就是戰勝罪惡和死亡;這個
許諾就是「原始福音」(參閱:創三 1 ~ 24)。
《創世紀》接著記述人在樂園外的生活 : 「人認識了自
己的妻子厄娃,厄娃懷了孕,生了加音;以後,她又生
了加音的弟弟亞伯爾……」(創四1 ~ 2)。
雖然,聖經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憑感覺繼續想像
「原始福音」在樂園內的發展。
天主把人趕出樂園後,祂閉上眼皮,長歎了一口氣;眾
天使靜默地鞠躬跪拜;整個樂園籠罩著一片哀悼和懷念
之情。
這不是 天主樂見的氛圍;因此, 天主決定來到世界
,尋找被祂逐出樂園的人。
天主把自己化為人內在的良心之言,在人的生命旅途中
默默地引領人,從另一條沒有火劍天使防守的路走回樂
園。
雖然,人一路上跌跌撞撞,終究,還是能成功抵達。
天主終日引頸翹望,期待離開樂園的人能夠早日成功歸
來,使樂園內再次、且永遠地歡宴喜樂(參閱:路十五
11 ~ 32)。
今天,我們慶祝 天主的大能成功地把人類的一位後裔
帶回樂園,我們也慶祝人類確有能力與 天主合作,以
完成 天主的救恩工程。
今天,我們慶祝一位全然接受良心之言指引的女人,我
們更慶祝 天主的良心之言在這女人內成了血肉、降生
成人。
祂就是耶穌,「死者中的首生者; 天主樂意使整個的
圓滿居在祂內」(哥一18 ~ 19)。
祂,是人類的導師、善牧、救主,祂來,帶領人類回歸
樂園,使樂園重新充滿歡樂。
因此,這位在世界上生了祂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合情
合理且必然地要先與祂重歸樂園;反之,就太不合情理
了。
今天,我們誦讀的《福音》有兩大部份:「聖母往見表
姐依撒伯爾」(路一39 ~ 45)和「聖母心神頌揚
上主」(46~ 55)。
第一部份敘述兩位有福的女人的際遇;但是,她們有的
不是一般的福氣。
依撒伯爾原本不能生育,卻在老年蒙 天主祝福,懷了
男胎,因而除去了她在人間的恥辱。
她這位蒙 天主祝福的女人,一聽到瑪利亞請安,立刻
便認出瑪利亞更是蒙 天主祝福的女人,是吾主
上主的母親。
瑪利亞蒙受的是 上主與她完美同在的萬福,使她滿被
聖寵。換言之,當天使加俾額爾以「萬福!滿被聖寵者
, 上主與你同在!」這句話向瑪利亞請安時,
天主也把這話深置於瑪利亞心靈之中。
瑪利亞曾因這話驚惶不安;但是,她順從這話、守護這
話,謙卑地讓這話成就於她,讓聖神在她內工作,使這
話在她內成為血肉、降生成人(參閱:路一26 ~ 38)。
祂就是耶穌、「厄瑪奴耳, 天主與我們同在」(瑪一
21,23);「祂同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瑪廿八20)。
今天福音的第二部份是,聖母心神頌揚 上主的讚歌。
聖母的讚頌滿溢著喜樂及信賴 天主眷顧之情;因為,
天主從天降下施以救恩,使生命有價值、使痛苦有意義。
聖母說:「我的心神歡躍於 天主、我的救主;因為,
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
祂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祂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祂曾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祂的僕人以色列」(路一
46 ~ 55)。
聖母的讚頌,其實是在重讀以色列的救恩史,非常相似
撒慕爾的母親亞納的頌謝詞。
原本不孕的亞納生下了撒慕爾、並把他奉獻給 上主後
,頌謝說:「我從心底喜樂於 上主,我的頭因
上主高仰;因為,我喜樂於禰的救助。
上主由塵埃中提拔卑賤者、從糞土中高舉貧困者,使他
與王侯同席,承受光榮座位」(撒上二 1 ~ 10)。
我們不必把瑪利亞和亞納的讚頌詮釋為扭轉乾坤,貧富
命運倒轉的局面;她們的讚頌是在見證大能的
天主始終眷顧卑微、貧困的人,不怕與窮人打成一片。
這不是說 天主浪漫、感性、詩情畫意或理想主義;卻
是說卑微、貧困的人能實際地打動 天主的心,讓
天主深感欣慰。
因為,卑微、貧困的人常常想起 天主,從不忘記
天主,總是呼求和信賴 天主;這就足以讓
天主在眷顧卑微、貧困的人時,找到祂在樂園中所失去
的喜樂,並且也讓 天主渴望獲得更大、更圓滿的喜樂。
與此同時,瑪利亞和亞納的讚頌也邀請和勸勉富人,那
些領受了 天主很多恩賜的人,不可獨享富裕,卻要與
窮人同享富裕,這樣才能與 天主同樂。
聖母的讚主頌,實在不是一首扭轉貧富命運的讚頌,我
們不可輕率地應用相信 天主的大能來對抗社會的不公
、不義。
不過,相信 天主的大能,卻能讓我們更加敏銳地察覺
到社會的不公、不義,從而站在 天主這一邊,優先關
注窮人,努力去找到糾正不公的方法。
向 天主的大能敞開心門,必使我們更為正直,也必使
我們更加有福;在我們回歸樂園的旅途中,懇請「
天主聖母瑪利亞,為我等罪人,今祈 天主,及我等死
候」;阿們。~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