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獻身生活年揭幕
香港教區為回應教宗及普世教會的邀請,圍繞「修
道人的更新」、「感恩肯定他們對教會的服務」及
「邀請青年考慮修道生活」這三個重點,舉辦一連
串的活動,為十一月底正式開始的「獻身生活年」
揭開序幕。
教區獻身生活年專責小組為該些活動舉行揭幕禮,
邀請全港各大男女修會出席在基督君王小堂舉行的
講座,有逾二百位修道人出席。
帶領專責小組的夏志誠輔理主教解釋,這個教會特
別年份的三個重點:首先,修道人需要反省自己的
獻身生活,並將之更新;其二是,與整個教會,包
括一般教友,為修道人對教會的貢獻而感恩;最後
是,推動聖召,邀請更多青年考慮度獻身生活。
去年十一月,教宗方濟各宣布,二零一五年為獻身
生活年。
另一位輔理主教李斌生在講座上講解教宗為獻身生
活年寫的《喜樂》書信;他指出,教宗在信中並非
解釋何為獻身生活,是強調「喜樂」;因為,已故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九六年在《奉獻生活》
勸諭已詳細說明其意義。
李主教認為,世界失去 天主,就失去喜樂;而且
,這些觀念正走入修會與教會。
他說:「修道人不應是悲傷的!」他引用教宗書信
解釋,「修道生活是開心的」,「喜樂的泉源來自
福音與基督;所以,要與福音相遇」。
他又提醒,修道人的危機是渴望尋找自己的自由;
他說,修道人要有「十字架的犧牲」,要常回顧並
反思入會發願時的初衷,及那渴望祈禱和參與修會
活動的心。
他又指出,團體生活能夠找到喜樂;教宗在信中說
,它的標記就是「溫馨」。
李主教說,團體生活或會不如意,卻要有犧牲精神
;修道人「不是在團體中要得到甚麼,卻是在團體
裏付出」。
教宗方濟各在信中勉勵修道人,要喚醒世界;因為
,構成奉獻生活的特點是說先知話。
李主教說,教宗鼓勵修會不應害怕更新,要接受新
事物和文化,離開「安樂窩」走到前線,與人同行
,拯救人靈。
教宗又指出,教會必需是說先知話者的熔爐;這樣
的人能夠洞察他們所生活的歷史,解釋其中的事件
,揭露罪惡和不義。
他寄望奉獻生活年能成為不同團體、乃至不同教會
日益密切合作的時機,在接納難民、關懷窮人、宣
講福音、開啟祈禱生活上攜手並進。
活動開始時,夏主教簡介了來年的活動;這位方濟
會士強調,過往,推廣修道生活,傾向各修會自我
介紹;他希望今年各修會無分彼此,讓教友以不同
角度了解獻身生活,例如各修會成員就此主題隔周
在《公教報》撰文,呈現不同面貌的獻身生活。
專責小組計畫發起祈禱運動,邀請各修會在未來十
四個月的時間,互相傳遞代表獻身生活的「獻主於
聖殿」聖像畫,又開放會院舉辦祈禱聚會,邀請教
友一同祈禱。
社交網絡 《Facebook》亦是專責小組與年青人互動
的主要平台,希望吸引新一代留意獻身生活,從而
對這樣的生活有更多的思考。
為獻身生活年創作主題曲的方濟會伍允恆修士對天
亞社說:「度獻身生活的人是實踐福音的勸諭,過
著神貧、貞潔、服從的生活」。
他指出,這三個聖願正正幫助修道人面對世界最大
的挑戰,即是「享樂主義的生活;對自由的誤解;
物質生活的貪戀等等」。
據教區網站顯示,目前,香港有男修會十四個,約
三百人;女修會廿八個,近五百人;修會神父人數
佔全港神父人數超過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