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論人
拉一 14~二 1~2,8~10;得前二 7~9,13;
瑪二十三 1~12
默想
今日福音的背景是,耶穌和法利塞人、黑落德黨人
、撒杜塞人、法學士交鋒三個回合後對他們的評論
,到現在,仍值得教會內人士做自我反省。
現分述如下:
(1)要分辨甚麼是 天主的話、甚麼是人的話
當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寶座上、宣讀及解釋
天主聖言的時候,他們是 天主的代言人,有特殊
的地位;所以,信眾應當聽從。
今天,神職人員在講道台上,應忠實地講解
天主聖言,切勿大發個人偉論、乘機罵人和做情緒
宣泄等。
教友也應自我警惕,不能因對某神職人員不滿,就
不聽他所宣講的聖言;否則,便是缺乏分辨精神。
(2)不要只說不做、或只聽不做
耶穌教訓門徒,不要像經師和法利塞人只說卻不做
;他們按梅瑟法律教人「全心、全靈、全意愛
天主」及「愛人如己」,自己卻容不下善良的耶穌
,處處想除去祂。
這種只說不做,會使自己所講的缺乏可信性與說服
力;假使,一位神職人員生活奢華,站在講道台上
卻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如何使人信服?
另一方面,教友若只聽不做,便像山中聖訓結論說
的,建在沙上的房子毫不安全,經不起考驗。
(3)動機要純正,不要只為出風頭
傳統猶太人有一習俗,就是把一小經匣縛在手腕上
或額頭上,匣中有聖經金句,提醒自己時常緊記
天主聖言。
猶太人的外衣四邊加上繸頭,使行動減慢,幫助人
想起 天主的誡命。
經師和法利塞人把經匣加大、衣繸加長,目的卻在
引人注意,使人知道他們是何等虔誠、莊重。
耶穌批評他們在筵席上佔首位、在會堂裏坐上座,
都是希望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其實,想留名、想不朽,是人類的天性,如小時的
塗鴉、少年時的刻樹刻石;沒有才幹的穿奇裝異服
、染髮、紋身;有成就的要勳章、獎項,或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建築物;都表現出人不甘於藉藉無名的
天性。
耶穌告訴我們,只有 天主才能真正滿足人們希望
留名、追求不朽的天性;因為,相信基督的人,
「他們的名字已刻在天上」。
(4)認識真理與生命的來源是在基督與
天父身上
耶穌說,不要稱人為「導師」、為「父」;驟耳聽
來,似乎不合常理;因為,每人都有老師及導師,
教友總會有父親、代父及神父。
其實,耶穌想指出,教會,是一個特殊的信仰團體
,在這團體內,只有耶穌是真理的來源,是獨一無
二的導師。
主日學或慕道班的導師教授耶穌的真理時,是分享
耶穌唯一導師的職務,他們並非真理的來源。
耶穌叫我們不要稱人為父,是要我們認識
天父是唯一生命的來源;神父和代父只能幫助人接
受來自 天父的超性生命。
耶穌的話,對基督徒來說,的確具有時代意義;祂
要求在教會信仰團體內,無論處於領導地位的或是
平信徒,必需要分辨出甚麼是 天主的話,並且,
不要只說不做、或只聽不做,要常懷純正的動機,
相信名字刻在天上勝於在世上出名;在這人人爭出
位、領風騷的時代,基督徒卻體驗到,基督,才是
真正的道路、真理與生命。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1. 雖然, 天主的話藉由不同人的口傳講,但是,
讀經一和福音中都一再強調「我們的父只有一位
」,只有耶穌才是我們唯一的導師。
當我們在聆聽或宣揚 天主聖言時,應查驗自己
是否「心高氣傲、自視過高」?
2. 天主的言語就是生命,能在相信的人身上發生
效力。在教會團體當中或傳揚福音時,我們要讓
永恆的真理親自鼓舞人心、帶領羊群 ?
還是將個人一己之私的念頭或動機摻雜其中?
信友禱詞
1. 請為教會的主教及神父們祈禱
願他們能夠效法基督謙遜的榜樣、來服事弟兄、
姐妹,使他們也能成為教友服事他人的好榜樣,
讓教會呈現給世人的正如她所宣揚的福音一般。
2. 請為受到政治、宗教及種族等迫害的人們祈禱
願 上主親自成為他們的庇護,保守他們的身心
能獲得自由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