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和罪人 (瑪三 13~17)
作者 蔣劍秋神父
那時,耶穌由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裏,為受他的
洗;若翰想要阻止衪說:「我本來需要受祢的洗;怎麼,
祢卻來就我嗎 ﹖」
耶穌回答他說:「你暫且容許吧 ! 因為,我們應當這樣,
以完成全義」。
於是,若翰就容許了衪。
耶穌受洗後,立時從水裏上來;忽然,天為祂開了。
他看見 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祂上面;又有聲音
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猶太人自以為是亞巴郎的後裔和 天主的選民,當受
天主的特別照顧;從不受洗。只有要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
,受洗之後,才得加入猶太教。
換句話說,外邦人是罪人;猶太人不是。
若翰來到約但河、施行悔罪的洗禮,要求全體人民、包含
法利塞人都要來受洗;並且,警告說 : 『你們自己不要思
念說,我們有亞巴郎為父;我給你們說,
天主能從這些石頭給亞巴郎興起子孫來 』 ( 瑪三 9 ) 。
真正的的義人耶穌也來了,主動要若翰給祂授洗。
若翰知道耶穌是誰;自然,不敢給耶穌施行洗禮。
經過耶穌解釋:「你暫且容許吧 ! 因為,我們應當這樣,
以完成全義」。
於是,若翰就容許了衪。 ( 瑪三15 )
悔罪的洗禮,顧名思義是,為了有罪的人設立的。
奇怪的是,不是所有的猶太人都來,尤其是,司祭、法利
塞和撒杜塞人士把它不當一回事;因為,他們自以為自己
是義人。
反而是,真正的義人耶穌接受了罪人的洗禮。
耶穌成了罪人的代表;在往後的傳教歲月裏,更是同罪人
打成一片,成了罪人的朋友和良師。
最後,被列在兩位大罪犯之中,被釘在十字架上死。
義人,成了罪人;為使罪人因祂成義。
身為罪人的我們,有時,也跟法利塞人一樣,自以為是義
人;面對身負罪人之名的義人耶穌,我們能說甚麼 ?
除了汗顏,該以謙卑之心懇求耶穌寬恕;同時,要明認自
己的現況,效法耶穌,虛心做人,低調處事。
古人說,大智若愚;在耶穌的身上,看得最清楚。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