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
教宗方濟各省思了《路加福音》十一 9~13的經文,
他表示,我們相信, 天主將俯聽我們的祈禱,一切
祈禱都將獲得俯聽,這就是耶穌邀請我們堅持祈禱的
原因。
福音記載,耶穌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
教宗強調,因著聖神的恩賜,祈禱能改變現實或我們
的心;因此,祈禱從現在起是克勝孤獨和絕望的勝利
。事實上,在生命的盡頭,有一位 父親正張開雙臂
等待我們。
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們知道,『耶穌為我祈禱』、『
為我們每個人祈禱,好使我們的信德不致衰退』。
事實上,首先,『耶穌是一位祈禱的人』,正如我們
在不同福音事件中所看到的:從顯聖容到約但河受洗
,直到死亡;教宗說,耶穌的整個生命都沉浸在祈禱
的氛圍中,這祈禱似乎可以消除最暴力的情緒和復仇
的欲望,讓人與死亡的敵人修和。
一如耶穌其中一位門徒那樣,我們也可以懇求主耶穌
教導我們如何祈禱(參:路十一 1)。
耶穌首先教導我們的正是《 天主經》,在這段經文
中,我們稱呼 天主為 天父。
教宗說: 天父這個詞,我們應當常常說,我們可以
用 天父這個詞祈禱良久;我們覺得自己擁有一位
父親,祂不是主人,也不是繼父,是一位父親、是
天父。
然後,教宗詳述幾種祈禱的態度,如朋友不合時宜的
求助,意在教導我們祈禱、持之以恆地祈禱。
另一個比喻是饑餓的兒子向父親求餅;耶穌說:你們
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
?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路十一11)
教宗對此表示:藉著這番話,耶穌清楚表明,
天主必將俯聽我們,一切祈禱都將獲得祂的垂允。
為什麼呢?
因為祂是 天父,祂不會忘記祂受苦的子女。
然而,這些陳述可能令人不解;因為,很多次,我們
的祈禱似乎沒有任何結果。
多少次,我們求了,卻並未得到;多少次,我們敲門
,卻發現門關著?
教宗解釋說:耶穌教導我們,在那個時刻我們要持之
以恆地祈禱,不要被打倒;祈禱總是會改變現實。
教宗繼續勉勵道,我們要相信, 天主必將俯聽,唯
一不確定的是時間;但是,我們不要懷疑祂必將俯聽
的事實,我們所有人對幸福的渴望有一天必會實現。
天主必會為那些日夜向祂哀號的選民伸張正義,那將
是榮耀和復活的日子。
教宗表明:祈禱能改變現實,我們不要忘記這一點;
祈禱必將帶來改變、或者改變事物、或者改變我們的
心,祈禱從現在起成了克勝孤獨和失望的勝利。
在祈禱結束時、在我們祈禱的時間結束時、在生命的
盡頭會怎麼樣?
有一位 父親張開雙臂等待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
注視這位 父親吧!
在問候義大利語朝聖者時,教宗要求我們記住自己的
領洗日期,若不記得,就去問一問家人或代父母。
下個主日是耶穌受洗節、耶穌聖誕期的結束;因此,
這也是一個紀念開啟信仰生活的日子,教宗說:慶祝
領洗的日子非常重要,並且要將其牢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