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 天主不可或缺及密切的關係」,可以被人遺忘、輕視、甚至明確地拒絕。
這些態度可能源自不同的因由,例如 : 對世上邪惡的反抗、對宗教的無知或漠不關心、
對世俗和財富的焦慮 、信徒們的壞榜樣、敵視宗教的思想潮流以及犯罪者的傾向
──他們由於害怕便躲藏起來,不敢面對 天主及逃避祂的召喚 。
「願尋求 上主的人,樂滿心中」。 (詠 一零五 3)
即使人能忘記或拒絕 天主,
天主卻不厭其煩地召喚每個人去尋找祂,好使人能生存及找到幸福。
但是,此種尋求需要人全力運用他的理智、正直的意志,有「一顆誠懇的心」,
而且,也需要其他人的見証,以引導他尋求 天主。
主, 禰是偉大的,是堪受讚美的; 禰的美善是無限的, 禰的智慧是莫測的。
人要稱讚的就是禰。可是,他是禰造化中渺小的一分子,
到處帶著他死亡的命運,帶著他罪惡的痕跡,以及帶著禰抗拒驕傲者的憑証。
但是,不管怎樣渺小,他還是要歌頌禰。是禰激勵他在歌頌禰時取得快樂,
因為,我們是為了 禰而受造,除非安息在 禰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