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四十三 16 ~ 21;詠一二六(一二五) 1 ~ 6;斐三 8 ~ 14;若八 1 ~ 11
各位兄弟姐妹:
在上一個主日的彌撒中,我們聽到主耶穌以慈父的比喻來告訴我們,我們的 天主願意
無時無刻地以超越世間愛之界限的那種愛來關愛我們。我們也在故事中的兩個兄弟身上
窺見自己的身影;我們都必須徹底改過自新,才能效法我們在天上的慈父,以仁慈悲憫
的心態來對待所有的人。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我們所聽到的經文章節是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典
型的重建以色列國的神諭。以色列子民曾經多年拒絕聽從先知的勸導,致使他們與
天主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後來慘遭滅國的災難,這一切都寫在先知書第三十九章
的預言中。
然而,從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四十章開始,先知的語調有所轉變,救恩的神諭成了這一部
份先知書的重點。以色列子民在長期流放、充軍的日子裏痛定思痛,開始對過去的態度
做出深刻的反省;如今,他們較容易接受 天主的話,但是,他們同時需要鼓勵和勇氣
去面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今天,我們所聽到的先知神諭,也正是給以色列子民安慰和
鼓勵的話。
在經文中,這位向以色列子民講話的 天主,也是當年領導他們祖先離開埃及的 天主。
在那榮耀輝煌的日子, 天主曾給以色列子民在海中開闢了一條道路;藉著這偉大的奇
迹,以色列逃離了埃及法郎的奴役; 天主引導他們到達聖山,也同時開始了邁向福地
的旅程。當年,即便是埃及法郎的戰車和騎兵,都無法阻擋 天主給其子民開闢的道路。
是的,當以色列民離開埃及時, 天主行了偉大、壯觀的奇迹;但是,這一切和將來
天主要爲他子民所做的奇事比較起來,將大爲遜色。
依撒意亞先知在這裏稱之爲『一件新事』;爲帶領他的子民回到福地, 天主將在沙漠
中供應水泉。先知也指出,巴比倫與客納罕的不同之處; 天主的子民要因此向
天主引吭高歌,讚頌 天主的偉大。
在今天的書信中,保祿宗徒指出,他只希望擁有 天主的正義;這正義是來自他對
主耶穌基督的信德。爲保祿來說,即便他曾經對遵守法律懷著極大的熱忱;如今,他把
自己皈依之前的一切都視爲廢物。
保祿渴望參與基督的苦難;因爲,只有如此,才能參與基督的復活。保祿肯定他所
獲得的救恩幷不是由於他個人的能力或成就,是因爲他意識到,基督耶穌已經得到了他。
在耶穌基督內,他獲得了救恩。
今天的福音章節取自若望福音;該章節原本幷不是若望福音的一部份,是在大約四世紀
時被插入若望福音中的。該章節的神學類型比較相似於路加福音中的那種【公開爭論的
故事】,這也是在對觀福音中經常看到的記述方式。
主耶穌在這事件中受到對頭的挑戰;他的對頭願意讓他陷入兩難的情况之中。無論,他
站在那個立場上,他總要面對裏外不是人的結局;因爲,按照梅瑟的法律,如果,許配
後的貞女和任何男人發生姦情,那是要被石頭砸死的。當時的羅馬帝國政府禁止猶太人
執行這類死刑;在場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企圖强迫主耶穌在這兩種法律之間選擇其一。
無論主耶穌選擇的是那一種,他都會身陷不利的狀况之中。
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婦女的確是被抓姦在床;在申命紀第二十二章中也清楚地提到,在
這種情况之下,犯姦淫的男女雙方都應當被石頭砸死。如果,主耶穌說,必須執行梅瑟
的法律;那麽,他就冒犯了羅馬帝國的法律,將被視爲反對羅馬帝國的造反者。如果,
主耶穌說,那位婦人不應當按照梅瑟的法律被石頭砸死;那麽,他就違反了梅瑟的法律
,犯了褻瀆之罪。
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出來,經師和法利塞人對將要發生在那位婦女身上的
事毫無興趣。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位婦女的死活根本不重要;他們最重要的目的是,要
把主耶穌陷入困境中。
這時,主耶穌令人費解地在沙地上寫字;他可能是在寫字或者是在塗鴉,目的是不使自
己被周圍那些不友善群衆的情緒所影響。然後,他停下來,對群衆說,那沒有罪的,可
以開始向這位婦女投石。接下來,他又彎下身子,在沙地上寫字;他知道,在場的人,
沒有一位是【沒有罪】的。事實也正是如此,沒有任何人向這位婦人投石。
被挑戰的主耶穌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那位婦女也保住了性命。主耶穌幷沒有讚同那位
婦女所犯的罪,但是,他寬恕了她的罪過。是的,在猶太人的信仰中,只有
天主才能寬恕罪過。這個故事啓示我們, 天主藉著主耶穌,已經把他的寬恕和愛
帶到我們當中。
藉著今天三篇經文的提示,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省思:
(一) 每一位基督徒都是 天主愛與寬恕的工具
保祿宗徒曾提到,基督徒都是 天主的使者。 天主藉著我們勸導世人要彼此相愛、彼此
寬恕和接納。身爲基督的大使,我們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來傳報這個愛的訊息。讓我們的
臨在,使周邊的人們多感受到一份無條件和真誠的愛,幷協助這充滿仇恨與暴力的世界
减少一份敵意和不信任。
(二) 批判罪行,關愛罪人
我們經常會把罪人和罪行混爲一談;今天福音中,耶穌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他沒有
同意那位婦女所犯的姦淫罪,但是,他寬恕了她的罪過幷救助了那婦人的性命。
主耶穌一再告訴我們, 天主嚴厲譴責人們的罪行,但是,他無時無刻地寬待犯罪的人
。既然, 天主這麽恩待了我們;那麽,我們是否應當以同樣的態度去關懷犯罪的兄弟
姐妹呢?我們應當對這社會中的罪惡與不正義行爲予以譴責,但是,我們更應當接納和
寬恕那些行爲不義的兄弟姐妹,協助他們改過自新。
(三) 不要判斷,因爲,只有 天主才是正義的法官
主耶穌在福音中一再告誡我們,【你們不要判斷人】(瑪七1);在今天的福音故事中
,主耶穌以另一句話來提醒我們不要判斷人;他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就先向她投
石吧。』
當今媒體上盛行公開社會知名人士的醜事惡行;我們是以經師或法利塞人的心態來看這
些報道呢,還是懷著基督悲憫的心來看待這些人呢?讓我們不要以【活該】的心態來斥
責罪人;應當讓 天主來審斷他們。我們該扮演的永遠是爲罪人求饒的角色;因爲,
我們自己也需要他人和 天主的饒恕和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