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節 (常年期第一主日)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一主日;今日,教會慶祝主受洗節。
嚴格而論,這是一個聖誕期的慶節,具有與主顯節類似的意義和作用。
這節日,彌撒中的進堂詠開宗明義,援引聖瑪竇福音第三章第十六到十七節的
話,點出了這台彌撒的主題:
主耶穌受洗後,忽然,天開了,聖神有如鴿子停在他上面;又有父的聲音說: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從不同的角度發揮上述的主題。
我們先從福音說起,耶穌在約但河的受洗,三部對觀福音都有記載;三部福音
的記述大致相同,在措辭上略有分別。
在聖馬爾谷和聖路加福音中,從天上來的聲音都以第二人:「你是我的愛子」
來稱呼耶穌。在聖瑪竇福音中則用第三人:「這是我的愛子」來稱呼耶穌。
聖馬爾谷和聖若望福音上的語氣和字句,近乎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四十二章第一
節的「請看,我扶持的僕人,我心靈喜愛的所選者!我在他身上傾注了我的
神,叫他給萬民傳報真道」。
聖路加福音的句子,則更接近聖詠第二篇第七節的「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
了你」的說法。
三部福音記述耶穌在大博爾山上顯聖容時,也各自採用同樣的說法。
可以說,三部福音都異曲同工,要把耶穌受洗看做他執行
天主旨意的開始,他要傳報真道,更新 上主的選民。
因此,有人以為,聖路加福音因襲聖詠傳統,視耶穌為出自達味家族的默西亞
;聖瑪竇和聖馬爾谷因襲依撒意亞先知書傳統,也視耶穌為默西亞;但是,同
時強調他以僕人身分執行他的默西亞使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鍾愛之子」這說法;這說法,在舊約聖經中,往往與
「獨生子」連用;在創世紀敘述亞巴郎祭殺兒子依撒格的故事中,接連三次出
現這樣的說法。
創世紀第二十二章第二節: 天主對亞巴郎說:「帶你心愛的獨生子依撒格到
瑪黎雅地方去」。
第十二節: 上主對亞巴郎說:「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傷害他!我現
在知道你實在敬畏 天主;因為,你為了我,竟連你的獨生子也不顧惜」。
第十六節:「因為,你做了這事,沒有顧惜你的獨生子,我必多多祝福你,使
你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邊的沙粒」。
在上述的故事中,屢次應用「鍾愛之子」和「獨生子」的說法,是為強調亞巴
郎要做出嚴重的犧牲。
在這裏,聖路加福音的引用中,意指 天父為愛人,把他的聖子交付出來;也
意味著,耶穌的默西亞身分及其對 天父旨意的絕對服從,甚至,在十字架上
犧牲自己。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取自聖路加福音第三章第十五到十六以及二十一到二十二節
;它這樣記載說:
那時,百姓正期待著,人人心裏都在揣度若翰也許就是基督。
若翰便對眾人說:「我用水給你們授洗;但是,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強的要來,
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神和火給你們授洗」。
百姓受了洗禮後,耶穌也受了洗禮。當他正在祈禱時,天開了;聖神藉著像鴿
子一樣的形體降在他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發出說:「你是我鍾愛之子,我滿
心喜歡你。」(路三15-16,21-22)
講解禮儀與注釋聖經不同,要確實知道本節日彌撒福音的訊息,我們須在同一
彌撒中的兩篇讀經裏尋求指示。
按照1969年公布的《禮儀年曆總則》,主受洗節彌撒中的讀經一和讀經二,三
年都可以一樣;讀經一讀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四十二章第一到四以及六到七節;
讀經二讀宗徒大事錄第十章第三十四到三十八節。
現在,禮儀年的乙年和丙年,也多提供了兩篇可以任意選讀的聖經章節。
今年是禮儀年曆上的丙年,在我國的教會選用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四十章第一到
五以及九到十一節為讀經一;這篇讀經預言默西亞的來臨。這樣,它確定了上
面福音中所宣布的耶穌的默西亞身分;他來,是為拯救 上主的百姓。
讀經一這樣說:
你們的 天主說:「你們安慰、安慰我的子民吧!你們要向耶路撒冷說知心的
話,並向她宣告,她的奴役已經結束,她的罪債已經清償;因為,她為了自己
的一切罪過,已經從 上主手中承受了雙倍的懲罰」。
有一個聲音呼喊說:「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 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上為我們的
天主修平一條大路!所有的深谷要填滿、所有的山陵要鏟平,隆起的高地要削
為平原,崎嶇的地面要闢成坦途!
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每一個人都要看見;這是 上主親口說的話」。
你這位給熙雍傳報喜訊的人,請登上高山;你這位給耶路撒冷傳報喜訊的人,
請大聲疾呼。高呼吧!不要畏懼;向猶大各城說:「你們的 天主來了!」
上主 天主帶著威能來到,他的手臂克服一切;他帶著戰利品而來,勝利的戰
果在他面前開路。他要像牧人牧放羊群,用雙手集合小羊,把它們抱在懷裏,
溫和地帶領哺乳的母羊。(依四十 1-5,9-11)
但是,甲年的讀經一(三年都可選用),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四十二章,對彌撒
福音的訊息提出了更確切的指示,它的內容是講論「 上主的僕人」。
上主的僕人就是默西亞:「 天主在他身上傾注了他的 神,要藉著他與世人
立約,要使他成為萬民之光;也要開啟盲人的眼睛,把被囚的人領出監牢,使
黑暗中的人得見光明」。
這樣,便有力地點出了耶穌默西亞使命的普世性,不像亞巴郎獻子故事中所講
的,只限於以色列民族「如天上的星辰、如海邊的沙粒」繁多的後裔。
同樣,在甲年必須採用,乙年和丙年也可採用的讀經二裏,聖伯多祿宗徒向我
們講述耶穌在世時怎樣執行他做默西亞和做 上主僕人的雙重使命。
他宣布說:「現在,我真正明白了, 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只要是敬畏他,並
履行正義的人,無論屬於那一個民族,他都喜愛」。
在我國的教會,今年選讀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第二章第十一到十四以及第三章
第四到七節,內容著重解釋聖洗聖事在我們身上的功效。
讀經二這樣說:
親愛的弟兄:請看, 天主拯救全人類的恩寵已被顯示;教導我們棄絕不虔敬
的生活和世俗的私欲,而在現世過一個自律的、正直的和虔誠的生活,以等待
我們所期望的幸福,就是我們偉大的 天主和救主基督耶穌的光榮顯現。
基督為我們奉獻自己,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真
正選民,熱心行善。
當我們的救主 天主的良善及其對人類的慈愛顯示之後,藉著聖神的重生和更
新的洗禮,我們得救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善行,而只是因為他憐憫
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 天主把聖神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
為此,由於他的恩寵,我們得以成義,從而獲得希望,成為永生的繼承者。
(鐸二11-14;三 4-7)
總之,主受洗節好比主顯節,其主要意義是在啟示耶穌的身分和使命;像「默
西亞」和「 上主的僕人」那樣來自舊約聖經的稱呼,固然幫助我們了解這啟
示;但是,已經不夠應用,老年的西默盎早已有了預感,耶穌不只是「以色列
的榮耀」,他更是「啟示異邦的光明」,他是萬民之光。
那麼,讓我們趁這節日,深深反省如何跟隨這位耶穌 ──「
天主子、救世主」;又如何活出基督徒的使命,使百姓得到基督福音的光照。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三部福音都是寫給對舊約聖經有相當知識的人們閱讀的;
所以,在記述耶穌受洗的事蹟時,它們都采用了舊約聖經上的典故,說明耶穌
的身分和使命:『他是啟示萬民的光明、以色列子民的榮耀』。
今年是教會禮儀年曆上的丙年,讀經二取自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慈母教會藉
著這篇讀經,為我們闡述耶穌受洗的奧蹟給與我們的教訓。
首先,她從耶穌受洗的奧蹟中認出兩端信德道理:
第一、耶穌是人類的救主,他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成為
他的真正選民。
第二、我們的得救,完全是因為 天主憐憫了我們,使我們藉著聖神和聖洗而
更新重生。
然後,她便結論說:我們基督信徒,既然是新約時代的
天主選民,應該棄絕異教人的不虔敬和貪戀世俗的榮華富貴;應該度一個自律
的、正直和虔誠的生活,以等待基督的再次來。
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今日,在我們國內最流行的意識形態便是那【應該棄絕異
教人的不虔敬和貪戀世俗的榮華富貴】,我們做教友的不可和他們同流合污,
不可像他們一樣醉生夢死;應該度一個自律的、正直和虔誠的生活,以等待
基督的再次來。基督,我們讚美你! (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本篤會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