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六日、主顯節;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
主持隆重彌撒,慶祝佳節。
教宗指出,今天,主耶穌彰顯祂自己,讓萬民看到祂的
光芒和救恩;我們應效法朝拜耶穌的賢士們,能夠看到
指向耶穌那顆星、朝向祂行走並向祂奉獻禮物。
本節日的福音記述,賢士們隨著他們在東方所見到的那
顆星行走,在找到了聖嬰耶穌後,便向祂奉獻了禮物,
即 : 黃金、乳香和沒藥(瑪二 1~12)。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闡明賢士們的三個舉動:看到了星
、行走和奉獻禮物。
我們可能會問 : 『為什麽,只有賢士們看到了星呢?』
教宗解釋道,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時常滿足於朝地上
看,不去舉目望天』。
賢士們卻不滿足於勉強度日和隨風飄蕩,『他們直覺到
需要有一個遠大目標,才能真正地活著』;因此,他們
舉目向上看。
可是,我們又會問自己 : 『在那些舉目望天的人當中,
為什麽,許多其他的人沒有跟隨那星呢?』
教宗說,也許,那不是一顆顯眼的星,是剛剛出現的一
顆星;耶穌的星並不總是閃亮,卻總是臨在;祂牽著你
的手,在生命中與你相伴。
然而,在今日生活中,人們更容易看到空洞事物的光亮
,追求成就、金錢、事業、名譽以及享樂;這一些都是
轉瞬即逝的流星,一時閃爍,卻快速爆裂,不但無法指
引方向,還會偏離方向。
接著,教宗指出,耶穌的星也要求我們行走;跟隨耶穌
,不是一種需要遵守的文雅禮節,是一種需要體驗的出
走,要求我們開始行進,勇於冒風險,放下無用的負擔
和繁文縟節,接納在安逸生活的地圖上沒有標出的意外
情況。
耶穌要求很高,祂建議尋求祂的人,要離開塵世舒適的
沙發和讓自己感到溫暖的壁爐。
經過長途跋涉,賢士們終於看到了耶穌,立刻向祂獻上
自己的珍寶,即 : 黃金、乳香和沒藥,以此感謝耶穌為
了世界的得救奉獻祂自己的生命。
於是,教宗指出,耶穌的門徒該當在這不求回報的視野
上下功夫;即使沒有任何人請求我們、即使我們分文不
賺、即使我們不喜愛,也應行善,不計較得失。
向耶穌獻上一份不求回報的禮物,就是照顧一位病人、
為一位難以相處的人花費時間、幫助一位不被注意的人
及寬恕得罪我們的人;這一些都是不求回報的禮物,在
基督徒的生活中不可缺少。
最後,教宗請信友們為年長者和孤獨的人祈禱、為受到
迫害的基督徒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