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並感恩 天主白白賜給我的憐憫
聆聽聖言
瑪十八 21~35,十九 1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
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
直到七次嗎?」
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是到七十
個七次。
為此,天國好比一位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他開
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一位欠他一萬『塔冷通』
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
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
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罷!
一切我都要還給你』。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
的債。
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一位欠他一百『德納』的同
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
!』
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罷!我必
還給你』。
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裏,直到他還清了
欠債。
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發生
的一切告訴了主人。
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
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
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
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
的一切。
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
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耶穌講完這些話以後就離開加里肋亞,來到約但對
岸的猶太境內。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耶穌要求伯多祿原諒那些得罪他的人不只
一次、兩次、七次,是七十個七次。
然而,在真實的生活中,面對一而再傷害我們的人
,要不斷原諒,簡直是不可能。
試問:當你做不到耶穌的邀請去寬恕傷害你的人時
,心裡會什麼感受呢?
也許,你心中會充滿糾結,浮現沮喪、無助、自責
、内疚、委屈、喪志、或想叛逆、反抗的感覺。
我們百感交集;因爲,一方面,我們確實想要跟隨
天主的道路,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卻無法跨越人
性的限度。
其實,我們有這樣的掙扎,並不代表我們是壞人、
或我們是不及格的門徒;就連伯多祿、耶穌最大的
門徒、親密的朋友之一,仍對寬恕有掙扎。
然而,耶穌透過君王和僕人的比喻要讓我們看清楚
,一個人能夠憐憫、寬恕別人,不是因爲他的意志
力很強,是因爲他意識到自己先被 天主原諒了。
比喻中,君王因爲看到僕人可憐,就對他動了憐憫
的心,即便僕人欠他再多,他也完全原諒了。
我想,如果,這位僕人能夠細細領悟和内化君王對
他的好,他必定能夠用同樣的善意對待他人。
可惜,這僕人沒有花這個時間,他被君王寬恕以後
,便馬上出去了;結果,他彷彿沒有被主人的大恩
感動和改變,依然用人性的計較、懲罰的模式去對
待那欠他的夥伴。
今天,若我們缺乏力量去寬恕別人,就讓我們回到
根本:我們真的體悟並感恩 天主白白賜給我們的
憐憫嗎?
品嚐聖言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
的債。
活出聖言
在四旬期,積極地和那些讓你失望的朋友修復關係
,彼此原諒。
全心祈禱
耶穌,面對無法寬恕的人,請再次提醒我:祢對我
的憐憫之愛;阿們。
歡迎收聽語音檔,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
©2023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