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做什麼才能得到喜樂?
索三 14~18;斐四 4~7;路三 10~18
「 小德蘭福傳之友 」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今天是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傳統上也叫做
「喜樂主日」,連「將臨圈」上的蠟燭顏色
也配合這「喜樂」改為粉紅色。
雖然,整個將臨期是一個較嚴肅的時期,要
警醒祈禱並做準備;但是,我們知道是為什
麼警醒準備、我們期待著將要發生的事情『
救援』;所以,「喜樂」貫穿了整個將臨期
,特別是今天,因為普天同慶的耶穌聖誕節
近了!
曾經有無神論者對基督徒說:「你們說,你
們得到如此大好的福音,那就讓我從你們的
身上看到喜樂的跡象吧!」
雖然,喜樂不一定是一天到晚唱歌讓人聽到
、看到,因為喜樂可以是很內在的、在內心
深處的;但是,基督徒確實不能老是愁眉苦
臉,應該有些「喜形於色」的平安表現,讓
沒有信仰、沒有希望的人也能感染這份平安
、喜樂。
基督徒喜樂的原因,不是因為有開朗的性格
、不知愁滋味;是因為他們的喜樂和樂觀是
根植於基督的許諾。
假如,我們不看《斐理伯書》的引言,我們
大概不會想到聖保祿說:「弟兄們,你們要
在主內常常喜樂;我再說一次,你們要喜樂
!」這正是他鋃鐺在獄的時候。
在監獄裡受苦的人怎麼會有喜樂?
這使我們想起《宗徒大事錄》記載的,伯多
祿和宗徒們在猶太人的公議會中被鞭打拷問
,但是,「他們非常歡喜,因為他們是為了
耶穌的名字受侮辱」(參宗五40~42)。
這也使我們想到,二千多年來,教會許許多
多為信仰遭受迫害的基督徒仍然平安、喜樂
的例子。
喜樂與環境好壞沒有很大的關聯,卻與心中
的信念有極大的關係,這是在主內的喜樂。
雖然,我們個人的生活遭遇困難,社會大環
境又亂象叢生,好像沒有讓我們喜樂的理由
;但是,今天的讀經給了我們獲得內心喜樂
的基本提示。
首先,「悔改」是喜樂的條件,任何「罪」
都使人無法喜樂,這是一條「定律」。
所以,越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陰暗面,越
徹底地悔改,就越能獲得喜樂。
那些冒著被誤解的危險,還去幫助人認清錯
誤、督促他人悔改的人是極有愛心的;這也
正是洗者若翰這「將臨人物」的所作所為,
他甚至為了挽救黑落德、指正他的罪過,竟
丟掉了自己的頭顱。
那些因別人的幫助而悔改,被規勸管教、「
被聖神和火洗滌、揚淨」的人 (福音讀經)
是有福的;「 上主已撤銷了對你的定案,
你再不會遇見災難」(讀經一)。
喜樂來自一個正直的生活,「不要多徵收、
不要勒索、也不要敲詐」(福音);不做冤
枉事、不去冤枉人、良心平安,絕對是喜樂
的先決條件。
雖然,奸詐、狡猾的人無惡不做;但是,一
定是食無味、寢無眠;甚至,處處疑神疑鬼
,生怕冤魂來報仇。
人應該做什麼才能得到喜樂呢?
今天,若翰的回答是:「有兩件衣服的,要
分一件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該照樣做」
;若翰呼應了俗諺所說的「助人為快樂之本
」。
將自己寶貴的東西:金錢、時間、才能、信
仰和需要的人分享,一定會獲得喜樂;只想
到自己利益的人,肯定喜樂不起來;這也是
一條定律。
聖保祿勸人常喜樂時還說:「在一切事上懷
著感謝之心」 (斐四 6);若翰也說:「對
你們的糧餉應當知足!」這也呼應了俗諺說
的「知足常樂」。
覺得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不堪當的恩賜,因
而常懷感恩的人一定會常常喜樂;他把每個
人都看做是「恩人」。
相反的,不知感恩的人總以為全世界的人都
虧欠他,他一定是擺著臭臉的。
最後,人要得到喜樂,一定要知道
天主喜愛他;這也是我們福傳的原因:「讓
人知道」 天主對他的愛,「祂必因你喜不
自勝,對你重溫祂的愛情;祂要因你而喜樂
歌唱,好像歡度慶節」(讀經一)。
「知道」自己被 天主喜歡、被 天主鍾愛
,這是我們喜樂的最終極原因!
我們要得到喜樂,首先要悔改、不再犯罪,
以獲致良心的平安,並努力助人,常懷感恩
之心,知道 天主喜愛我。
讓我們都這樣做,常常喜樂吧!
也讓還沒有認識 天主的人好奇我們喜樂的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