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聖德的道路
諸聖節
宗七 2~4,9~14;若壹三 1~3;瑪五 1~12
諸聖節帶給我們極大的喜樂和希望,我們喜樂的是
,知道我們的許多兄弟、姐妹已經借著
天主的聖寵在他們身上所完成的聖德到達了
天主身邊;這給我們希望。
天主也給我們聖寵,正如保祿所說:『為使我們在
天主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弗一 4)。
第一篇讀經邀請我們瞻仰由無數的人所構成的天上
聚會。
第二篇讀經向我們講述, 天主賜給我們做祂兒女
的身分;這是我們聖德的根源。
在福音裏,耶穌給我們指出走向聖德的道路:真福
八端。
我們先考究一下福音;真福八端是一個生活綱要,
宗旨是引人獲得聖德。
這是一個樂觀的生活綱要,耶穌九次重複『是有福
的』一詞,宣佈許多人幸福,並邀請我們也在我們
的生活中接納這幸福。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是真
福第一端。
據一班聖經學者的意見,它也包括了所有其他真福。
『神貧』一詞必須加以說明,免得被人誤解;它的
意思是說,達到聖德的條件,是擺脫對物質財富的
依戀,這是最緊要的事。
誰貪戀物質財富,好比身上捆綁著重擔,總是在拉
他越落越到下面去。
要修聖德,必須一身輕鬆、毫無拘束地接納
天主的聖寵;正如保祿所說,要一心追求天上的事
(哥三 1)。
有錢的人也應當是神貧的,他們不應當依戀他們所
擁有的財富,應當把它用來為增進他人的福利、為
幫助有益的事業。
教宗大良說,許多有錢的人其實是神貧的,他們並
不依戀財富,卻利用他們的財富盡量援助別人。
因此,真福的基本條件是不依戀物質財富。
一位窮人也可能依戀他所沒有的物質財富,他可能
一面貪求金錢、一面嫉妒有錢的人;這對他的靈修
生活沒有好處。
一位人貧窮,當然,應當勉力尋求生活的一切必需
;但是,他可以自喜,因為他的處境更有利於生活
在愛內。
實際上,生活在貧窮環境中的人們,往往比生活在
富裕環境中的人們更懂得友愛;在富裕的環境中,
對財富的牽掛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在彌撒中講道的短短時間裏,我們不能解釋全部的
真福八端;所以,我們就解釋其中幾端。
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
天主。
從前,這端真福一般被解釋為生活貞潔的人的幸福
,意味著棄絕性欲。
其實,它的範圍極廣,當然它包括性這方面;但是
,並不限於此。
心裏潔淨的意思是心裏沒有任何壞念頭、沒有任何
邪惡的冀望;所以,他的範圍不但包括性這方面,
也包括正義、仁愛和友誼各方面。
總之,『心裏潔淨的人』是指滿懷愛 天主和愛人
心情的人。
潔淨,不是消極的沒有什麼,是一種圓滿;只有心
裏充滿積極的事物,充滿對 天主和對鄰人的愛,
才能達到這個地步。
心裏潔淨的人要看見 天主,正是因為 天主是愛
,誰生活在愛內,便與 天主共融。
幾時,人為了我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
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我認識一位曾在中國傳教的神父,他曾被共產黨人
逮捕,經歷過人民的訴訟;人家為避免麻煩,說了
許多損害他的話。
當時,他吃盡苦頭;但是,心裏倒還喜樂,他覺得
,他投入了耶穌的苦難,這使他在痛苦中嚐到了真
福。
正當我們應當受苦的時候,耶穌邀請我們喜樂,這
是因為我們的受苦給與我們一個不自私的、慷慨地
與耶穌的苦難結合著的愛的機會。
伯多祿懂得這道理,因為,在他的第一封書信裏寫
著說:『因為分受了基督的苦難,這樣好使你們在
祂光榮顯現的時候也能歡喜踴躍。
如果,你們為了基督的名字受人辱罵,便是有福的
;因為,光榮的 神、即 天主的 神就安息在你
們身上』(伯前三13~14)。
聖人們都是曾經歷過真福生活的人,他們都曾邁步
走向純粹的喜樂、 天主完美的愛的喜樂。
在第二篇讀經裏,若望為我們提出一個不尋常理由
,叫我們喜樂; 他說:請看, 父賜給我們何等的
愛情,使我們得稱為 天主的子女, 而且,我們也
真是如此。
從這句話裏我們也能懂得,省的不是我們本人能夠
完成的事物。
『修德成聖』這句話,從福音的觀點說來是不正確
的;因為,成聖,不是我們自己的工程,是我們從
天主的愛那裏接受來的恩典。
天主的愛對我們極其慷慨,它促使我們走向聖德;
天主願意把祂自己的聖德傳給我們。
那麼,我們應當虛心接納 天主的寵愛,勉力活出
做 天主兒女的身分。
這是一種不尋常的榮譽;因為這樣,我們就在愛內
,像兒女與父母一般,與 天主結合了。
若望指出,我們究竟是誰 ? 現在尚不顯明;現在,
我們生活在困難中,覺察不得我們的真實身分,待
到一旦遇見主基督,才完全明白。
在第一篇讀經裏,默示錄描述一個令人興奮的奇觀
,它指示我們,聖德不是保留給幾位有特權的人的
,是 天主賜予許許多多人的一種恩寵,
天主願意把它賜予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都被召成聖;然而,有些人拒絕
天主的召叫,不接受這極其寶貴的 天主聖寵。
默示錄指出,以色列首先是聖人的民族;它說,有
十四萬四千人來自這民族的各個支派,他們額上都
蓋著印,保護他們度過世上的痛苦,引領他們來到
天上的榮福。
或許,我們以為,只有少數的希伯來人成為聖人;
但是,默示錄告訴我們的恰好相反。
再者,聖的並不限於選民;固然,希伯來民族享有
特權,但是, 天主賜給他們這特權,是要他們將
它傳給所有民族。
默示錄的作者說:我看見有一大夥群眾,沒有人能
夠數清,是來自各邦國、各 支派、各民族、各異語
的;這真的是一個奇觀。
他們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持棕櫚
枝, 大聲呼喊說:『救恩來自那坐在寶座上的我們
的 天主、並來自羔羊!』
承認聖德是 天主的恩賜。
再者,聖德,不是以輕易的生活便可獲得的,需要
經過大災難,才能接受 天主賜給的成聖恩寵。
默示錄的作者這樣解釋說: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
『這些穿白衣的人是誰?他們是從那裏來的?』
我回答他說:『我主,你知道』。
於是,他告訴我說:『這些人是由大災難中來的,
他們曾經在羔羊的血中洗淨了自己的衣裳,使衣裳
雪白』。
基督的血具有潔淨、增進生氣和使人成聖的作用;
當我們接受苦難的生活、與耶穌的苦難結合時,它
的作用便格外有效。
就是這樣,我們用羔羊的血洗淨我們的衣裳,把它
洗得雪白。
基督的血真是一個奇妙恩寵!
希伯來書說得好:『基督藉著永生的 神已把自己
毫無瑕疵地奉獻給 天主,衪的血豈不更能潔淨我
們的良心,除去死亡的行為,好去事奉生活的
天主﹖』 (希九14)
總之,我們的立場應當是積極的;我們懷有一個極
大又勇敢的希望,我們並不毫無作為地等著盼望,
我們著實接受 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寵,它使我們分
擔耶穌的苦難,幫助我們完全生活在祂的愛內。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