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信者必得救
撒上十六 1,6~7,10~13;弗五 8~14;
若九 1~41
甲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小德蘭福傳之友」指導神師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今天的讀經有很豐富的意涵,特別是洗禮的意義;
今天的福音與《若望福音》一開始的「基督是世界
之光」的表達很有關聯,接受基督又領受洗禮的人
,就是從黑暗 (瞎子) 走入光明的人。
一、基督之光普照世界,是 天主子自願的行動,
祂這麼做,是出於愛,不是必須;並且,是祂走了
第一步。
讀經一顯示了天主自由選擇的這個幅度。
容貌的好壞,不是 天主選人的原因 (讀經一)。
天主的行動完全是自由的;所以, 天主拯救世人
,給予洗禮恩寵是出自 天主的自願,不是人堪當
與否的問題。
祂的恩寵絶對是一個「禮物」。
達味被傅油以後, 上主便臨在他身上,這就說明
了達味日後能南征北戰,打敗強敵,做了猶太人的
君王,並做了救主耶穌的「祖宗」,都是
天主的能力。
在這故事裡也可看到光明與黑暗的意味:人的見解
和標準都是黑暗的,唯有 天主的見解和選擇才是
光明的。
二、今天的福音有如上周「生命之水」的讀經一樣
,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詳細記述治好胎生瞎子,顯示
「耶穌是世界之光」。
相信耶穌 (如胎生瞎子) 就是接受光明,拒絕相信
耶穌 (如法利塞人) 就是拒絶光明,死於黑暗。
雖然,他們肉眼看得見,心靈卻是失明的;他們若
承認心靈是瞎的,需要治癒及救援,是沒有罪的。
但是,心靈既失明,還驕傲地自稱看得見、不承認
需要治癒的人是有罪的,會在罪中死去;因為,他
沒有「生命之光」 (若八12) 。
胎生瞎子被治好肉身的目盲之後,心中也加深了對
耶穌的認識 (一位名叫耶穌的→一位先知→從
天主那裡來的→人子→主) ,就像井邊的撒瑪黎雅
婦人一樣。
法利塞人正相反,他們自認看得見、自認很懂聖經
、自認為是猶太人的「辣彼」 (老師) ;但是,他
們的驕傲使他們一步一步陷入更黑暗的瞎眼境地:
指責耶穌是「罪人」→自稱是梅瑟門徙、卻根本不
知道耶穌從那裏來→辱罵胎生瞎子是「完全生長在
罪孽之中的人」 (錯誤至極的報應觀念) ,並把他
趕出會堂。
為了詆毀耶穌,這些猶太人面對事實卻拒不承認事
實,幾乎到了一個「瞎忙亂」的地步:先審問胎生
瞎子、又審問他的父母、回過頭來審問那瞎子、再
詰問耶穌本人⋯⋯ 中間還又叫、又罵,大失猶太人
「老師」的風度。
本來看到瞎子復明,應該額手稱慶,現在卻是摩拳
擦掌,聲嘶力竭,為了達到既定的邪惡目的,極力
迴避真理,死不悔改的樣子。
這極富戲劇性的兩幕交錯進行:從「看見」到瞎眼
,最後,主耶穌「審判」做作結。
可是,主耶穌來,不是為了審判人;因為這端視人
是否願意接受光明、服從真理。
人是自己審判自己:接受的,有永生的真光;不接
受的,「自作孽,不可活!」
三、今天的福音中,表現了聖若望很精緻的光明與
黑暗的領洗神學:瞎子被治好,是在史羅亞池「洗
」的,耶穌也用唾沫和了泥「抹」在瞎子的眼上。
這「抹」就象徴洗禮中的傅油。
聖史若望要表達的是:接受洗禮、接受耶穌是獲得
生命之光的不二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法利塞人並不是「無神論者」,是
很有信仰、很守宗教規條的人 (遵守梅瑟法律) ;
但是,今天的故事表示:有宗教信仰不一定有真理
,只有接受「道路、真理、生命」的耶穌,才是真
正的宗教信仰。
這為今天不信仰基督宗教的人是一個很好的提示:
認為自己信仰的宗教已經很好 (梅瑟法律) 、自以
為是「好人」 (守梅瑟法律) 是大大不夠的,沒有
基督真光 (恩寵) 的宗教信仰是毫無價值的。
這故事亦提醒我們基督徒:並非所有宗教信仰都是
一樣的。
基督信仰不是在於遵循一套倫理規條,是認識耶穌
、與祂建立個人的關係,有如今天讀經二中的厄弗
所人一樣;領洗前,我們生活在黑暗中,領洗後,
我們應努力活得像光明之子、做 天主喜歡的事 (
良善、正義和真理之事) 。
沒有 天主之光的話,我們便沒有標準,不知什麽
才是良善、正義和真理之事,也沒有力量做好人。
基督之光改變了被光照的基督徒,使他們也在人前
發光;但是,走第一步的是基督。
四、領洗中,我們得到的基督之光就是「信德」的
禮物,有了這信德之光,我們看世界、看人生就不
同以往了。
若沒有信德,我們頂多把人看成是有理性的動物;
但是,信德讓我們看出人是 天主的子女。
沒有信德,聖經只不過是一本書;但是,信德讓我
們認出聖經是「 天主的話」。
沒有信德,在彌撒中,我們只看到餅和酒;但是,
信德讓我們認出主的體、血。
沒有信德,痛苦只是悲劇;但是,信德讓我們看到
痛苦的意義是分擔基督的十字架也分享基督的光榮。
沒有信德,死亡只是永別和泯滅;但是,信德使我
們安詳地接受死亡,為獲得像主耶穌一樣的復活的
生命。
五、今天,主耶穌治癒瞎子的動作也很有意義。
本來,祂說一句話,就可以治癒瞎子的;今天,卻
頗費周章藉用唾沫、泥土、水等等「低賤」的東西。
天主和人來往常常是如此,祂是透過人和物質來做
的,藉人來救人的。
卑微的人、不起眼的水等等,都可以是恩寵的媒介
;這也是為什麽 天主教認為聖母、聖人、教宗、
畫像、鮮花等等,都是可以把我們帶往基督的「仲
介」,不是「阻礙」的原因。
六、今天,胎生瞎子被治癒,卻不知是誰治好他;
這也說明了 天主經常默默地照顧人,不論此受惠
人認不認識祂。
非基督徒誠心懇求「土地公」、「三官大帝」保佑
時,也會感動基督,得到真 天主的保佑;雖然,
非基督徒以為是「土地公」或「三官大帝」在保佑
他們,不過,有朝一日,他們若能認識賜福他們的
真 天主,並感謝、稱頌祂,該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