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祈禱(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詠三十四(三十三) :「困苦的人一呼求,
上主立刻俯允」;這是本主日、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彌撒中答唱詠的答句,它指出了慈母教會要我們在
本主日彌撒中吸取的主要教訓。
「困苦的人」,更好說「窮人」,在舊約聖經中有
三種不盡相同的意義 :
舊約聖經,原來是以色列宗教的經典,一般而論,
以色列人並不把貧窮看做人生的理想;相反的,他
們把它看做災禍、看做是人懶惰的後果,而且也是
引人犯罪的機會;這是「窮人」一詞在舊約聖經中
的第一種意義。
在舊約聖經中,窮人也往往被看做是不公正的社會
中的犧牲者,舊約聖經中的先知們大都是他們的辯
護人;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亞的使命之一,便是
拯救這樣的窮人。
除了上述的兩類窮人之外,還有第三類窮人,舊約
聖經稱他們為 天主的朋友和僕人,他們是全心仰
賴 天主的人。
貧窮和困難只使他們變得更謙遜,卻不使他們失去
內心的平安;這第三類的窮人們的祈禱,必定獲得
天主的立刻俯允。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選自德訓篇第三十五章第十
五到十七以及二十到二十二節,這篇讀經把窮人與
被壓迫者、孤兒和寡婦相提並論,把他們稱為誠心
誠意恭敬 天主的人、謙卑的人和義人;所以說,
他們的祈禱上徹雲霄,必蒙 天主的俯聽。
讀經一德三十五15~17,20~21這樣說:
上主是不看情面的審判者,絕不偏袒任何加害窮人
的人,祂樂於俯聽被壓迫者的祈禱,祂絕不輕視孤
兒的哀求和寡婦訴苦的嘆息。
凡誠心誠意恭敬 天主的人必蒙接納,他的祈禱上
徹雲霄。
謙卑人的祈禱穿雲而上,不達到目的絕不甘休;除
非至高者答應為義人申冤,執行正義,他絕不停止。
本主日彌撒中的答唱詠引用聖詠第三十四(三十三
)篇的話,強調讀經一中的訊息說:
【答】:困苦的人一呼求, 上主立刻俯允。
【領】:我要時時讚美 上主,我的口舌不斷讚頌
上主;我的心靈因 上主而自豪,卑微、貧困的人
也必歡欣雀躍。【答】
【領】: 上主敵視做惡的人,把他們的紀念從人
間滅盡。
正義的人一呼號, 上主立刻俯允,拯救他們脫離
一切艱辛。【答】
【領】: 上主親近破碎的心靈、醫治精神痛苦的
人。
上主必贖回祂的僕人;凡投靠祂的,絕不會受到處
分。【答】
本主日彌撒福音取自聖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九到十
四節,內容敘述法利塞人和稅務員(稅吏)的兩種
不同身分、兩種不同的祈禱以及兩種不同祈禱的效
果。
本主日彌撒福音路十八 9~14這樣說:
那時,耶穌又對幾位自誇是正義之士、又鄙視別人
的人講了這個比喻:「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
位是法利塞人、一位是稅吏;那位法利塞人站著,
自言自語這樣祈禱說:『 天主,我感謝祢;因為
,我不像別人一樣,勒索、不義、姦淫,更不像這
位稅吏。
我每周守兩次大齋,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
那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
胸說:『 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
我告訴你們:這位稅吏回到家裡,成了正義的人,
那位法利塞人卻沒有;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
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在耶穌時代的猶太社會中,法利塞人是上等階級;
稅務員(稅吏)則被擠在社會的邊緣上。
耶穌所講的比喻中的稅務員,並不因此忿忿不平,
卻知道反躬自問,承認自己的過錯,哀求
天主憐憫。
他這樣自謙自卑,可說是屬於聖經中所說的:「是
天主的朋友和僕人」這類的窮人;耶穌說:「這位
稅吏回到家裡,成了正義的人」, 天主俯聽了他
的祈禱。
在今日的中國社會中,我們做 天主教徒的,生活
在社會的邊緣上,我們也是聖經中所說的:「是
天主的朋友和僕人」這類的窮人;所以,貧窮和困
難只應該使我們變得更謙遜,絕不可讓它們打擾我
們內心的平安。
在本主日的彌撒中,慈母教會安慰並教訓我們,向
我們保證說:窮人的祈禱,必蒙 天主俯允。
主內的兄弟、姊妹們,本主日的彌撒怎麼教訓我們
呢?
教訓我們效法比喻中的稅務員,不要因為不受別人
的接受就忿忿不平;也要知道反躬自問,承認自己
的過錯,哀求 天主憐憫;這樣,貧窮和困難便只
會使我們變得更謙遜,絕不會打擾我們內心的平安。
在本主日的彌撒中,慈母教會安慰我們、鼓勵我們
,向我們保證說:窮人的祈禱必蒙 天主附允。
看起來,我們似乎被人擠在邊緣;其實,基督就在
我們身邊。
基督,我們讚美祢;亞孟。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