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教宗方濟各依照
傳統主持了聖枝主日禮儀:降福棕櫚和橄欖枝、聖枝
遊行及彌撒聖祭;在彌撒講道中,他勉勵眾人要效法
耶穌的緘默、祈禱和謙卑,好能戰勝魔鬼的凱旋主義
,蒙受天國的救恩。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首先指出,每年伴隨我們進入聖周
的雙重奧蹟是:為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歡呼,以及祂受
到的屈辱和窮凶極惡的呼喊;因此,在聖枝禮儀中有
兩個具有特徵的時刻:先是手持棕櫚枝和橄欖枝遊行
,然後,聆聽《路加福音》記述的耶穌基督受難史。
因此,我們應該在聖神的啟迪下參與禮儀,以信德來
陪伴我們的救主走祂的苦路,始終謹記祂苦難的偉大
教導乃是生命戰勝惡神的楷模。
耶穌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困難時刻和最陰險的誘惑,祂
內心的安寧不是超脫,也不是無動於衷或超自然主義
,是信賴地將自己交付於 天父和祂施予救恩、生命
和慈悲的旨意;在所有的使命中,祂都經歷了做自己
的事業、選擇自己而不服從 天父的誘惑。
耶穌一開始就在荒野中戰鬥了四十天,直到最後的苦
難時刻,祂都是懷著信賴、服從 天父,擊退了誘惑。
在進入耶路撒冷時,耶穌讓我們看到,謙卑的道路與
魔鬼指示的凱旋主義道路截然相反;教宗解釋道,這
凱旋主義是有害的,是世界的首領。
凱旋主義設法透過走捷徑和虛假讓步來達到目的,並
指望乘上勝利者的戰車。
凱旋主義依靠行為和言語來謀生,這些言行卻不經歷
十字架的熔爐;它在與別人的交流中,總是認為他們
是最壞、有瑕疵和失敗的人。
凱旋主義的一種微妙表現是精神世俗化,這是最大的
危險,威脅教會做出背信、棄義的最大誘惑;耶穌以
祂的苦難摧毀了凱旋主義。
教宗繼續表示, 上主樂於看到以色列的貧苦人和青
年高呼祂的名字、稱祂為君王和默西亞的熱情和喜慶。
謙卑,並不是要否認事實;因為,耶穌確實是默西亞
、是君王。
與此同時,祂的心思也放在另一條路上,放在從
天主的形體下降到僕人的形體的聖路上,即那條謙卑
服從,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道路。
耶穌知道,為取得真正的凱旋,就必須給
天主騰出空間;為給 天主騰出空間唯有一個方式:
放棄一切、空虛自己,緘默、祈禱和謙卑。
弟兄、姐妹們,我們不可與十字架討價還價,要麼,
予以接受;要麼,予以拒絕;耶穌以祂的謙卑願意為
我們敞開信德之路,而且祂在這條道路上先我們而行。
第一位跟在耶穌後面走上信德之路的是聖母瑪利亞,
她是首位門徒;教宗說:童貞聖母和諸位聖人為走信
德和承行 天主旨意的道路,蒙受了苦難。
面對生命中的冷酷和痛苦事件,以信德回應能讓心靈
付出艱難的代價;這是信德的黑夜,唯獨從這黑夜中
出現了復活的曙光。
聖母瑪利亞站立在十字架下,再次想起天使向她宣告
有關她聖子的喜訊:『祂的王權沒有終結』(路一33
);然而,在哥耳哥達山上,聖母看到這諾言被徹底
否認,她的聖子有如強盜一般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
就這樣,被耶穌的謙卑所摧毀的凱旋主義,同樣也在
聖母的心中被摧毀;耶穌和聖母都懂得緘默不語。
在聖母瑪利亞的帶領下,無數的聖人跟隨耶穌走上了
謙卑和服從的道路。
當天是在各教區舉行的世界青年節,教宗特別向青年
提到許多年輕的聖人、聖女,特別是那些我們鄰家的
聖人,只有 天主知道他們,有時祂喜歡讓我們感到
驚喜。
親愛的青年們,你們不要羞於顯示對耶穌的熱愛,要
高呼祂活著,祂是你們的生命。
同時,你們也不要害怕跟隨祂十字架的道路;若你們
感到祂要求你們放棄自己、放下你們所有的安全感,
完全信靠在天之 父,那麼,你們就要歡欣雀躍吧!
你們已經走上了天國的道路。
最後,教宗祈願,在等待 上主前來平息狂風暴雨的
時候,我們要以在祈禱中默默無聞的見證找到在我們
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伯前三15),好能在許諾的記
憶、十字架上的苦難及復活希望之間活出神聖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