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揹著十字架走耶穌同樣的路

 

                  (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默想:

主日感恩禮礙於時間,不能宣報整部福音,所選的段落

卻激勵我們讀完整部福音書;以本主日的福音為例子,

打開思高聖經《馬爾谷福音》,我們會發現,繼上一個

主日的福音選讀後,今天的福音跳過了第七章的客納罕

婦人和耶穌治好聾啞人的段落,也跳過第八章的二次增

餅、提防法利塞人、在貝特賽達治好瞎子,進到本主日

選讀的谷八27~35

這九節經句包含了三個主題:27~30伯多祿明認耶穌為

默西亞、31~33耶穌首次預言苦難和復活、34~35耶穌

向群眾和門徒講揹負十字架的道理

這三個主題的分量可說是不言而喻;因為,極精簡地說

出了耶穌的身分(默西亞)和使命(為拯救世人受難至

死,卻復活起來),門徒和聽眾都該揹著十字架走同樣

的路。

伯鐸代表門徒們宣認耶穌是默西亞,三部對觀福音都曾

記載;馬爾谷和路加大致相同,都用了四節;瑪竇最長

,用了多一倍的篇幅,八節經句。

瑪竇加上的三節是:耶穌回答他(伯鐸)說:『約納的

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

是我在天之        父。

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

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

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

放』(瑪十六17~19)。

瑪十八18耶穌又再次向其他的宗徒重複了最後這一節的

;上述的兩段福音,是        天主教聖統制的重要根據。

第二主題,首次預言苦難和復活,短短三節經句,卻是

一幕充滿激情、生動感人的短劇。

「耶穌便開始教訓門徒: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

司祭長和經師棄絕、殺害;但是,三天以後必要復活」

31);的確,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不只講天國的道,

還要為了天國受苦,甚至犧牲性命。

伯鐸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便把耶穌拉到一邊,

責怪祂」(32);「耶穌轉過身來,注視著門徒,斥責

伯鐸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

天主的旨意,是人的意願』」(33)。

伯鐸聽了耶穌的話,只聽懂了一半,後一半預言復活的

話完全沒有聽進去;耶穌稱他為撒殫,是說       

天主的話只聽一半的人都是撒殫(參閱耶穌三退魔誘的

敘述)。

本主日福音的最後兩節34~35,把前兩個主題合併為第

三個主題:門徒和世世代代所有的聽眾都得學耶穌的榜

樣,揹起自己的十字架走在耶穌後面:「於是,祂召集

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如果,有人願意跟隨我,

就該捨棄自己,揹起他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那想

保全自己性命的,必須失去性命;但是,為我和福音的

緣故失去性命的,必定救得性命』」。

這樣來體會福音,必能發覺其中豐富的寶藏。

若再對照福音敘述和舊約先知的預報,一如讀經一依五

十     5~9a)所描述的        上主僕人甘心受苦的態度:聽命

,不迴避痛苦侮辱,全心依靠        上主等,以及《雅各伯

書》強調的信德與善行的配合,再回頭看看耶穌,就會

發現祂都一一做到了,我們要跟隨祂。

 

反省與行動:

對我來說,耶穌是誰?我相信祂是默西亞嗎?

上主時時援助祂受苦的僕人;因此,當遭遇迫害、痛苦

時,我深信        上主必將援救我嗎?

對我來說,捨棄自己,揹起十字架跟隨耶穌的阻礙是什

麼?我當如何克服這些障礙?

 

禱文:

請為基督徒祈禱

人子必須受苦、被殺害;但是,三天以後,必要復活。

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        天主子民都能認清默西

亞的身分和使命,願意揹起自己的十字架,義無反顧地

跟隨主基督。

請為台灣提升道德和價值觀祈禱

台灣過去堅守的道德和價值觀,近年來正受到嚴峻挑戰

;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全民能夠認清恆久的價值觀和

高的道德感,拋棄只著眼政治利益的民粹,讓國家能

淨化、守法、團結、富強。

請為世界各地的難民祈禱

因為戰亂,許多難民正流離失所、尋找棲身之地,尤其

是敘利亞難民;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世界各國正視難

民問題,伸出援手,尋求解決之方,讓難民得到安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