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主日,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了義大利切塞納
( Cesena)和博洛尼亞(Bologna)兩座城市;此行
結束前,教宗在博洛尼亞達拉拉(Dall'Ara)運動場主
持彌撒聖祭,他表明,沒有一種基督徒的生活是用科學
方法建立起來的,以為只履行某些準則就能良心平安。
這個主日的福音記述耶穌講的一個比喻 :
一位父親叫自己的兩位兒子去葡萄園裡工作;起先,大
兒子說不去,後來,他後悔,就去了;小兒子答應去,
後來,卻沒有去(瑪廿一28~32)。
教宗評論道,這位小兒子是一位虛偽的人,不但埋沒了
『父親的聲音』,也不聽從 天主聖言。
天主聖言點燃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愛和安慰。
我們可以選擇做行走的罪人,聆聽主耶穌,知道自己會
跌到;但是,若悔過,就能重新站起來。
我們也能成為坐著的罪人,總是隨時準備為自己辯護、
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教宗強調:基督徒的生活是一段心地謙卑的旅程,不生
硬、且總是與 天主建立關係,曉得懺悔,把自己的貧
窮交托給 天主,絕不自滿、自足。
如此,我們便能克勝耶穌在比喻中所譴責的惡,即虛偽
、兩面派、教權主義伴隨著嚴守法規以及脫離人群。
在這種情況下,懺悔,就是我們的秘訣,因著
上主的愛,懺悔能使我們不僵硬、把對 天主的拒絕轉
變為服從、對罪過的順從轉變為抵拒。
教宗繼續説道,在我們每個人的旅程中都存在兩條道路
:做懺悔的罪人、或做虛偽的罪人。
重要的,不是為自己尋找辯解的理由、試圖保全面子,
是一顆與 上主同行的心,每日奮鬥、悔罪,然後回到
天主跟前;因為, 上主尋找的,是心地純淨的人,不
是外表潔淨的人。
教宗指出,當天福音的比喻也具有現實意義,讓我們想
到父親與子女時常不易的關係,各代人之間可能存在隔
閡;但是,我們應恢復相遇、謀求新的平衡。
家庭、教會和社會絕不可放棄相遇、對話,要尋求共同
行走的新途徑。
最後,教宗提出三個參照點、三個生存的基本食糧,即
: 聖言、麵餅和窮人。
聖言,有如引導我們謙卑行走的指南針,使我們不失去
天主的道路、不陷入世俗。
麵餅,指的是聖體;因為,一切都從聖體聖事開始。
窮人,是那些缺乏必需品、缺乏愛和孤獨的人,他們需
要 天主;在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耶穌和我們旅程的
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