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國、 天主的家人
主內的兄弟、姐妹:
聖經採用多種不同的文學敘述形式,有時用法律誡命的
形式、有時用歷史記錄的形式、有時則用詩詞、故事的
形式;無論是用那種形式,聖經的核心,始終在於傳遞
信仰的真理和生命的訊息。
這個主日的福音雖然貌似婚姻法律的言論,假若,我們
從聖經故事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就會發覺,
天主對人真正的意願: 天主從起初就願意人生活,而
且完善、成全地生活。
每則聖經故事都有一個預定的目標,為引發人深思信仰
真諦和信仰傳統。
以色列子民的信仰傳統,主要是圍繞在兩個最大的宗教
節日建立起來的:一個是每周的安息日;另一個是年度
的逾越節。這兩個宗教節日都是家庭的節日,是全家在
一起實際地紀念 天主與以色列子民立定的救恩盟約。
在新約的基督宗教中,這個救恩盟約在耶穌的復活上達
到圓滿實現;因此,這兩個節日都成了慶祝耶穌復活的
節日:每周一次,紀念耶穌復活的主日;每年一次,大
肆歡慶耶穌的復活節。
讓我們首先看看逾越節故事的要點,然後再細看安息日
的家庭故事。
以色列家庭每年一次重複地講述和演義逾越節故事;當
家庭團聚在一起慶祝逾越節時,家中的一位小孩首先得
發問;家長為了解答那位小孩的提問,就會有聲有色地
重述一遍整個「出埃及事件」的故事。
在《出谷紀》第十二章26節,梅瑟在頒佈遵守逾越節的
法規時,就對以色列眾長老說了:「將來,你們的子孫
若問你們:『這禮節有什麽意思?』你們就應回答說:
『這是獻於 上主的逾越節祭』,並且還要給他們講述
出埃及事件的神蹟和奇事」。
在《申命紀》第六章20 ~ 21節,梅瑟向全體以色列子民
頒佈 天主的法律時,又對他們說:「日後,你的兒子
若問你:『 上主、我們的 天主吩咐你們的這些教訓
、法令和規則,究竟有什麽意思?』你應對你的兒子說
:『我們曾在埃及做過法郎的奴隸, 上主卻以大能的
手將我們由埃及領了出來』,然後又要再次給他們講述
出埃及事件的故事」。
既然要講故事,當然得加上感人的細節,繪聲繪色,使
故事活靈活現,好能得到激動人心的效果;例如:在埃
及的瘟疫;水變成血;白天有雲柱、晚上有火柱;紅海
的水分開成為乾路;天上降下麵粉、掉下鵪鶉;尤其是
,以一對百、空手對戰馬打勝仗的微妙過程。
總之,就是要加油添醬,說得稀奇古怪、變幻百端,越
引人入勝、越感動人心就越好。
不過,中心的訊息一定要捉穩,而且它是永久不變的,
那就是與 天主立定的盟約:「以色列!你要聽:
上主、我們的 天主,是唯一的 上主,你當全心、全
靈、全力愛 上主、你的 天主!」(申六 4 ~ 5)
安息日的故事是比較綜合性的,概括的範圍也比較廣,
它從創造世界的故事開始,然後是婚姻、孩子和家庭。
創造世界的故事其實並不需要用到婚姻、孩子和家庭來
解釋安息日的意義;可是,婚姻、孩子和家庭卻是一個
在還沒有創世故事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社會事實;若略過
在一起慶祝安息日的具體家庭,創世故事就會減少其實
際的意義。
這個主日取自《創世紀》的第一篇彌撒讀經,是第二個
創造世界的聖經故事。在第一個創世故事中,當
天主以自己的肖像造了人以後, 天主認為樣樣都很好
,就進入了祂的安息日,也就是休息了(參閱:創二 2
~ 3)。
然而,這第二個創世故事的重點已不在於 天主進入祂
的安息日,卻轉移到了一個在一起慶祝安息日的家庭。
在這個創世故事中, 天主造了人以後,並沒有休息,
是人在休息;更明確地說,是 天主使人休息(參閱:
創二21)。
人的休息,立即開始了婚姻、孩子和家庭;厄娃來了,
她首先在原則上成了「眾生的母親」(創三20),之後
,又成了真正的加音、亞伯爾和舍特的母親(創四1 ~ 2
,25)。
整個安息日或「休息日」的神學概念,其實就是
天主國概念的總合;一個在一起慶祝安息日,也就是在
一起休息的家庭,因此就在為 天主的國做見證。
「 天主的國」,在此的意思是, 天主的親戚朋友的
國度,也就是 天主與祂的親戚朋友之間的聯盟;這是
一個建立在關係上、在朋友和家庭關係上的聯盟。
因此,我們在舊約裡常聽到 天主把梅瑟當成祂的朋友
(出卅三11),稱亞巴郎為祂的朋友(依四一 8),又
稱以色列人為祂的子民(依四十 1;歐四 6)。
這個同樣的親情關係,在新約裏,更加受到強調和發展
;所以,耶穌不只是稱我們為朋友(若十五 1),耶穌
更把祂的母親賜給了我們,使她做我們的母親(若十九
27),如此,就使祂自己成了我們的兄弟,也使我們都
成了 天主的子女。
讓我們更仔細地再看這主日的第一篇讀經;這篇聖經的
創世故事原本是由猶太辣彼們為了解答一個婚姻和家庭
問題才構想出來的、富有教義性的故事。
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麽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與他的
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
為什麽夫妻的結合不可被拆散?」
我們可以放心地假定,他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
為他們確實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上出了問題、有了困難;
否則,他們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而且,辣彼們給出的答案非常肯定:夫妻的結合不可被
拆散;因為,從起初,這就是 天主的意願!
但是,後來,這些辣彼們自己又否定了他們之前所肯定
的答案,就如在這主日福音中所描述的那樣,允許丈夫
休妻。
在福音中,耶穌引用這第二個創世故事,當然是為了要
這些辣彼們重新站在他們原本肯定的立場,卻不是停留
在他們否定的變卦裡面;因為,人不可違反
天主的意願,人無權修改 天主的法律。
最後,我們又該如何總結這個故事呢?
我們再把孩子帶出來;因為,孩子是婚姻家庭的結晶,
就如我們無法把一位孩子切成兩半卻不殺害孩子,我們
也不能把一對夫妻切成兩半卻不殺害家庭。
耶穌迎接孩子,就如祂迎接 天主的國;因為,
天主的國就是 天主的家人;孩子極度需要依靠家庭中
健全的關係才能生活、成長和茁壯。
耶穌一再重申,夫妻的結合,不可被拆散;從起初就是
天主的意願。祂並且藉由降福小孩的儀式指明,夫妻若
以小孩般的純樸接納 天主的意願,就必得到
天主的恩寵和祝福,獲得進入 天主的國的保證(參閱
:谷十6 ~ 9,13 ~ 16;瑪十九 4 ~ 6,13 ~ 15)。
家庭關係倘若出問題,起因往往都是因為這個家庭缺乏
一起休息、一起慶祝 天主為家庭設立的節日;為了能
營造一個健全的家庭,全家人應常有一起休息的時間,
一起進聖堂參與主日聖事,一起向 天主感恩和祈禱;
阿們。 ~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