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等待 上主
智十八 6 ~ 9;希十一 1 ~ 2,8 ~ 19;路十二32 ~ 48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耶穌一再強調了等待的必要;今天
,往往也有這個必要。
第一篇讀經讓我們看到了猶太人等待著離開;第二篇讀
經給我們談了信德,信德也是等待的一個方面。
福音中,耶穌多次強調等待的必要;在這個段落中,祂
講了僕人等待主人歸來的比喻。
主人出了門,他還要回來;但是,不知道他回來的確切
時辰。因此,僕人們該當束起腰、點著燈等待;當主人
回來的時候,立刻給他開門,讓主人看到他們在等待著
他。
另一方面,在回答伯多祿的問題時,耶穌指出了等待主
人的一種情況:誰不等待主人的歸來,心想他會很遲來
到,就任意行使各種的自由,在多樣事上濫用職權。
一位管家心裏說:『我的主人必然遲來』;於是,開始
拷打其他僕婢,吃、喝、醉酒。
在不等待主人的時候,一切過火的行為都做得出。
等待,意味著,與要回來的主人有一個預先建立的關係
;對等待中的僕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與他的主人建立
的關係。
他預料,他的主人提前回來;他心裏想的是,主人渴望
在回來時找到他,他所做的事讓主人真的心滿意足。
對基督徒的生活而言,做好準備是基本的態度;因為,
我們等待著基督。
不是說準備好為了上路、為了去旅行;做好準備,是為
等待一個人,所等待的就是 上主。
最要緊的,是與祂的關係;我們應當隨時回應祂要我們
做的事、順應祂的願望、常依照祂的渴望,全心全意地
去做。
如果,我們忘記對 天主的這一等待;那麼,我們就會
偏離生活的方向,尋求其他的滿足、其他的樂趣,四處
奔忙,我們的存在便失去了方向;這個方向該是引向對
天主的愛。
誰若竭盡全力朝這個方向走,就沒理由擔心 上主何時
回來;他在等待著 上主,為能喜悅地迎接祂。
福音給我們指出,那時, 上主向他們顯示了一個非凡
的慷慨舉動:『主人來到時,遇見醒悟著的那些僕人是
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即做好進行
工作的條件),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
主人成了僕人,為伺候他的僕人;真是個完全料想不到
的慷慨舉動啊!
耶穌就這樣讓我們瞭解這就是祂對我們的慷慨行動,祂
毫不猶豫地做了眾僕之僕;做為主人和老師、我們的
天主的祂,開始為祂的門徒們洗腳,為向他們顯示服務
和愛的途徑(參閱若十三 3 ~ 7)。
事實上,服務和愛應該常在一起,沒有服務,愛就是空
的;沒有愛,服務就不是完美的。
我們請求 天主賜予我們常準備祂回來時迎接祂的恩寵
,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在死亡的時刻肯定會發生。
我們絕不能讓自己處在 天主的恩寵之外、處在招致
天主對我們進行公義判決的處境。
但是,在我們生命的每一時刻,我們也要隨時準備接受
天主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們的生活永遠符合祂的願望;
因此,讓這個生命是美善的,充滿借著 天主的恩寵所
行的善功。
做好準備,就是說,留意分辨 天主的意願,好能按照
這些意願去做。
基督信徒的生活是何等的美好,在這個生活中,與
天主的往來永遠存在,並且激起大望德和大愛德!
在第一篇讀經中,智慧篇的作者提到,以色列人在離開
埃及的那個時刻做好的準備:『祢的子民所期待的,就
是義人的救援和仇人的滅亡』。
猶太人等待 天主的介入; 天主的介入,是為了進行
審判;為此,他們都在暗中獻了祭、在暗中立定盟約,
同甘共苦。就這樣,他們處在一種兄弟友愛和讚美
天主的境況下。
在第二篇讀經中,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信德,
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更確切地說
,信德,是提前擁有我們所盼望的事物的途徑、是認識
不能看見的事物的途徑』。
信德,實在是我們整個基督信仰生活的基礎;沒有信德
,就沒有希望;沒有信德,就沒有愛德,就不能在愛中
順從 天主的願望。
早在舊約聖經中, 天主就從亞巴郎開始教育祂的子民
要有信德;亞巴郎有完美的信德,這個信德促使他完全
順從 天主。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
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時,還
不知道要到那裏去』。
信德賦予順從 天主的能力,不必知道祂要我們做什麼
、把我們領到那裏去;信德使我們超越一切暫時的成就
,這些成就只是我們心路歷程上的一個段落。
希伯來書的作者又說:『因著信德,他(亞巴郎)旅居
在所應許的地域,好像是在外邦,與有同樣恩許的承繼
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帳幕內』。
那時,他們還沒有所承諾的土地;更好說,他們只因著
信德,希望得到這塊土地。
信德也會使超出人的能力的事情得以實現:『因著信德
,撒辣雖然過了適當的年齡,也蒙受了懷孕生子的能力
;因為,她相信那應許者是忠信的』。
當人察覺 天主的意願十分苛求,信德便激起英雄主義
的行為:『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
依撒格』。
依撒格是亞巴郎的獨生子,由依撒格,他才可以有
天主許給他的不可勝數的子孫;但是,亞巴郎毫不遲疑
地前往 天主要他奉獻自己兒子的山上。
希伯來書的作者接著解釋說:『他想, 天主也有使人
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來,
以做預像』。
亞巴郎相信, 天主也能戰勝死亡的障礙,使人從死者
中復活;信德教給他這些,使他預見 天主會找到最好
的方式來實現祂的諾言。
實際上,在這次只有開始卻沒有結束的祭獻後,亞巴郎
又得回了依撒格;事實上, 天主的願望不是要依撒格
被獻為全燔祭。
因此,信德,是一切存在的卓越基礎,信德,從
天主得到絕妙的許諾;借著信德,我們能夠得到特別的
恩寵。
信德也通傳經受一切試探的力量,為踐行 天主的計畫
勇往直前;這個計畫非常美好,超出我們的想像。
信德,是做好準備的條件,借著信德,我們做好準備;
因為,我們等待 天主的介入,我們知道,祂愛我們並
引導我們,我們便能慷慨和充滿信心地生活。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