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五年世界傳教節,
教宗方濟各發表的文告:
今年十月十八日、主日,教會舉行二 O 一五年世界傳教節
,教宗方濟各發表文告: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二 O 一五年世界傳教節,正值度獻身生活者年,進一步地
激勵我們祈禱和反思。
事實上,如果,每一位受洗者蒙召、在宣講所獲享的信仰
的同時,見證 上主耶穌;那麼,對度獻身生活者而言也
就更是如此,因為,獻身生活和傳教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
的關係。
耶穌決定了獻身生活在教會內的誕生,耶穌的追隨者回應
召叫、揹負起十字架、追隨祂、效仿祂那樣獻身
天父及祂服務與愛的行動,為重新找回生命而失去生命。
而且,基督畢生都體現了傳教性;密切追隨祂的男女老少
們也都完全地承擔起了同樣的特性。
傳教性,也是教會本質的同時,其本身而言也是各種獻身
生活的本質,不能忽視;否則就會留下有損神恩的空白。
傳教,不是強迫他人改教、或者純粹的戰略手段;傳教,
是信仰的組成部份、是那些【傾聽聖神在他耳邊低吟來吧
、去吧的人】所不能不顧及的。
追隨基督的人不能不成為傳教士;懂得耶穌與他同行、對
他講話、和他同聲同氣、一起工作(宗座勸諭《福音的喜
樂》266)。
傳教,是對耶穌基督徒的摯愛;同時,也是對人的摯愛。
當我們在被釘十字架的耶穌面前祈禱時,我們認同祂的愛
的偉大;這愛給了我們尊嚴、支持我們。
同時,我們意識到,那發自祂刺穿的心的愛遍及到了全體
天主子民和全人類;恰恰是這樣,我們感到,祂要用我們
來更加接近祂深愛的子民(同上, 268 )及所有真誠尋找
祂的人。
耶穌的告誡【你們去】,揭示了不斷更新的教會福傳事業
的景象與挑戰;在其中,我們所有人都蒙召用生活的見證
宣講福音。並特別要求度獻身生活者聆聽聖神召叫他們到
傳教事業的巨大荒野去的聲音,到那些尚未獲得福音的人
們中間。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傳教工作法令》頒佈五十周
年之際,邀請我們重新閱讀和反思這一在修會中激發了巨
大傳教熱忱的檔。
默觀生活團體中再次閃耀著傳教主保耶穌聖嬰聖女小德蘭
的光芒以及具有說服力的形象;她是默觀生活與傳教事業
密切關係的啟迪者。
對於許多度活躍傳教生活的修會團體來說,梵二大公會議
激發的傳教渴望,因著向外邦人傳教事業的特別開放實現
,常常還伴隨著接納兄弟、姐妹們。
這些兄弟、姐妹,是在福傳中結識的那些土地和文化中的
人們,以致於可以說,今天,度獻身生活中普遍存在文化
交織現象。恰恰為此,迫切需要重新將傳教理想放在其中
心:耶穌基督;其所需要的:為福音宣講完全奉獻自己。
在這一點上是不能妥協的:因著 天主的恩寵,接納傳教
的人,便蒙召善度傳教生活。對這個人而言,在世界各國
荒野的角落裏宣講基督,也就成了善度追隨祂生活的方式
、補償了無數的艱辛和犧牲。
任何扭曲這聖召的傾向,儘管,伴隨著與牧靈、教會或者
人道主義需要相關的崇高目的,也不符合為福音服務的
上主的親自召叫。
在傳教修會裏,培育人員蒙召,明確、坦率地指出,這一
生活和行動的前景在真正的傳教聖召識別中要有權威性。
我特別要向青年人說:不要讓你們真正的傳教在完全奉獻
自我中實現追隨耶穌的夢想被偷走。
青年人還能夠勇敢地見證、慷慨地奉獻;有時甚至是逆流
而上。
在你們的良心深處,你們要問自己,究竟為了什麼,選擇
了傳教獻身生活 ?
比較一下,是否願意按照其本身來接受它。
這是熱愛宣講福音的禮物;同時還要記住,在成為那些尚
不認識福音的人的需要之前,宣講福音是那些愛導師耶穌
的人所必要的。
今天,傳教,面臨著尊重各民族從各自的根源重新起步、
維護各自文化價值這一需要的挑戰。這是認識和尊重其他
傳統以及哲學體系、承認各個民族和文化有權本著各自傳
統認識 天主奧蹟、接納耶穌的福音;而且,耶穌是文化
的光芒、改變這一文化的力量。
在這一複雜的過程中,我們要問:『究竟誰是福音宣講的
首選物件?』
答案是明確的;我們可以在福音內找到:貧窮的、弱小者
、瀕臨死亡的人;那些常常被藐視、被遺忘的人;那些沒
有可報答你的人(參見路十四13 ~ 14)。
福傳,主要是面向他們的;這是耶穌來帶給我們的天國的
標誌:『我們的信德和窮人之間有不可分割的紐帶,但願
我們對他們永遠不離不棄』(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48
)。也就是說,那些擁抱傳教獻身生活的人應該特別清楚
:因著神貧的誓願,選擇了通過這種生活方式追隨基督,
不是意識形態上的,是像祂一樣做窮人,像窮人一樣在日
常生活中恪守簡樸生活、放棄一切權力,從而成為最弱小
者的兄弟姐妹,將福音喜樂和 天主愛德的見證帶給他們
為了在弱小者和窮人中善做基督信仰見證、 天主之愛的
標誌,度獻身生活者蒙召、推動平信徒參與傳教服務。
早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中就指出:『教友們協助教會
的福音工作,他們以見證及活工具的資格參與教會的救世
使命』(《教會傳教工作法令》41)。
這是度獻身生活傳教士們不斷勇敢地向那些願意與他們合
作的人開放所必要的,那怕是在一段有限的時間裏與他們
合作、積累實際的經驗;他們是渴望分享在聖洗聖事中獲
得傳教聖召的兄弟、姐妹。
傳教之家或者傳教機構是接納他們,予以他們人性、精神
和使徒幫助的當然場所。
教會的各個傳教機構以及傳教善會,都是為了不認識耶穌
福音的人服務的。為了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需要度
獻身生活者的傳教神恩和傳教努力;度獻身生活者也需要
一個服務機構、展示了羅馬主教對保障共融的關注,就像
合作與協調是傳教見證的組成部份。
耶穌將門徒合一,做為叫世界相信(參見若十七、二十一
章)的條件,這種一致並不等於在法律、組織方面屈從於
行政機構,或者遏制聖神那激發不同的創造性;是意味著
更加有效地宣講福音資訊、推動合一意圖,這也是聖神的
成果。
伯多祿繼承人的傳教事業具有普遍的使徒性前景;為此,
也需要許多度獻身生活的神恩,從而面向福傳的寬廣天地
,有能力保障在所到達的疆域和土地上的相應臨在。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傳教的激情是福音;聖保祿指出 :
『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16)。
福音,是喜樂、自由、挽救每個人的源泉,教會深知這一
恩典;所以,會永遠堅持不懈地向所有人宣講『那從起初
就有的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
(若壹一 1)。
無一例外,聖言的忠僕 : 主教、司鐸、平信徒,就是那些
要把一切都奉獻給與基督密切關係的人。
在教會傳教活動的廣闊天地裡,每一位受洗的人都蒙召、
按照各自的情況善度自己的使命。
度獻身生活的男女們可以通過虔誠的祈禱生活和與
上主、與祂救贖犧牲的結合,慷慨地回應這一普世聖召。
我把所有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為宣講福音合作,無論是向
外邦人傳教、還是在本國土地上的人交托給教會之母、傳
教楷模瑪利亞的同時,由衷地向你們每一個人頒贈宗座遐
福。
二 O 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自梵蒂岡
聖神降臨瞻禮
方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