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牧人
若望福音十 11~18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在波西米亞家鄉存留的舊照片裏,我看到了我們家族牧人
的模樣;在照片裡,他頭戴寬沿帽子、身穿羅登厚呢外氅
,斜倚著大樹,正在編織一隻羊毛襪子;一隻牧羊犬在他
身邊,四週全是羊群。
那張照片來自一個已逝的年代,卻與耶穌的時代大同小異
;惟獨耶穌提到的那追捕羊群的狼,在奧地利已經絕跡,
一九二○年代的冬季,是牠們最後出沒的時光。
我知道這一切,全靠長輩們的口傳以及翻閱相簿裡泛黃的
舊照片而來。
那麼,在現代社會中,善牧的形象是否已經變得無從領會
了呢?
我不認為如此;雖然,牧人守護羊群的景象已經相當少見
;但是,我相信,耶穌所描繪的善牧形象,在人們心中所
激起的漣漪絲毫未減。
原因可能是,悉心照看羊群的善牧,在我們的腦海裡有著
其不變的原型;也可能是,基於耶穌親口教誨的影響力。
其實,不是牧人的比喻解釋了耶穌的話;相反地,是耶穌
的話解釋了牧人;惟有藉著耶穌,我們才能感受到善牧形
象的深度和力度;因為,祂,是與眾不同的牧人。
「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蘊藏在這句話背後的安全
感,是最最打動我們的地方。對這位牧人來說,他的羊跟
他自己的性命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在緊要關頭時
,他不會為了自身的安危、愛惜自己的羽毛,便撒腿就跑
,棄羊群於不顧。凡跟這樣的牧人在一起的人都知道,他
的處境總是安全無虞。
我們實在太需要【像善牧的】這種人了,他們不會整天孤
芳自賞,患得患失。
孩子們需要這樣的父母、員工們需要這樣的老闆、信友們
需要這樣的神父和主教。
我們真的太需要這種能夠擔當職責的人了,他們不會勉為
其難地去做一份工作,他們會像善牧一樣投身其中,悉心
照顧羊群。
當事態變得嚴峻時、當狼覬覦羊群時,善牧絕不會擅離他
的羊群。
聖職人員的部份職責就是,要親自抵禦邪惡,瓦解可能傷
害人們的事情;他們不應該為了避免得罪人,因而畏縮不
前、聽之、任之。
父母也要做善牧,不讓孩子事事得逞、隨心所欲,以保護
孩子免受負面影響。
「總牧人」基督,指望教會的牧人們、即聖職人員,要有
勇氣,不要怕冒犯人,就向凡事說「是」和「阿們」。
耶穌親自樹立了牧人的榜樣,為保護屬祂的羊群,不怕被
人譏諷與嘲笑。
「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牧人認識他的羊群
,他的羊群也認識他。
通常,我們會很快覺察出,一位「牧人」關心的是我們,
還是他自己。
孩子們的心靈受到傷害,不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太過嚴厲,
卻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無足輕重。
每當見到善牧人士時,我們都會特別地被打動。
感謝 天主!無論在家庭裡、職場裡、政界裡、教會裡,
到處都有善牧;他們給予我們求之不得的關懷感和安全感
,我們要感謝他們。
然而,世上沒有一位善牧比耶穌更盡忠職守;沒有一個人
比祂更愛我們;只有祂是盡善盡美、與眾不同的善牧!
反省與實踐:
基督是善牧,祂認識我們每一隻屬於祂的小羊,也指引我
們、照顧我們。
我是否能認出基督真正是我的善牧,忠誠地聽從祂、跟隨
祂?
基督是善牧;在生活中,我們是否師法祂的精神,無論是
為人師表、為人父母、為人長官,都能展現善牧的面貌?
教會需要牧人來服務羊群;我是否願意答覆 天主的召叫
,成為願意為別人犧牲的牧者?
「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在不得
志的逆境中,我是否仍堅守崗位,懷抱希望,相信必能為
主所用?
信友禱文:
請為新教友祈禱
在新教友學習融入教會的期間,祈求 上主讓他們清楚認
出並體驗基督是善牧,能順服地聽從祂、跟隨祂。
請為聖召祈禱
天主的羊群需要牧者的引領和照料;祈求 天主感動年輕
人,讓他們能慷慨、勇敢地答覆 上主的召喚,成為善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