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善牧 (若十 11~18)
張春申神父 著
我們知道,四部福音都是在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以後寫成的
;四大聖史雖然記錄耶穌在世公開生活時的言行,但是,
早把教會對於基督死後復活的信仰表達在著作中間。
這種現象在三部對觀福音裏不難指出;不過,若望福音更
加明顯。
我們今天所讀善牧的比喻,簡直好似復活的基督直接在向
大家講解自己苦難與光榮的意義;若不是經過這樣的解釋
,我們不能深入福音的精義。
事實上,比喻中非常清楚地指出這個思想;因為,耶穌自
己說: 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
;這是關於死亡與復活的奧蹟。
為基督信徒而論,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是救援的來源;不過
,所謂救援,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聖經中有著好多不同
的講解方式;至於若望福音,它應用的是一種特殊親密的
方式。
在耶穌復活期內,教會便是採用若望福音,引領我們體驗
耶穌復活賦予人類的新生命。
首先,善牧的比喻已經表示耶穌與人類的親密關係;當然
,現代人不易體驗到兩千年前,巴勒斯坦牧羊人的情況。
一位牧人在小小羊群中,真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他
撫摸、照顧、醫治,肩負自己的羊。
他給每隻羊起了一個匿名,他叫喚;他認識自己的羊。
另一方面,羊群也認識自己的牧人,分辨得出他的聲音。
耶穌應用這幅圖畫,表達出祂和人類的親密關係。
即使,我們今天親眼見不到牧人和羊群的鏡頭;但是,通
過善牧的比喻,不難想起,耶穌在公開生活中怎樣親密地
接近四周的人。
祂宣講、治病,忙得連吃飯的工夫也沒有。
在荒野,祂面對群眾,便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
無牧之羊。
在喪失獨生子的寡婦前,祂悲從中來;於是,復活了那位
青年。
祂自己曾經講過另外一位善牧尋找亡羊的比喻,祂便是找
著了羊、放在自己肩膀上喜歡地回家的牧人;在三年傳教
生活中,祂是如此;現在,進入光榮中,更是如此。
在最後晚餐時,祂自己向宗徒們說:「我必不留下你們為
孤兒;我要回到你們這裏來」。
如果,祂在世時如同一位善牧為羊捨掉了性命;那麼,在
光榮中,祂將怎樣保護我們呢?
善牧的比喻的確非常美麗,它通傳我們一種感覺,復活的
基督這樣親密地與我們長相左右。
不過,信仰常是引領我們到最深的根源,發現救援的基礎
是永遠的 天父。
耶穌基督與人類的親密關係,是自 天父那裏領受的;祂
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
父認識我,我也認識 父一樣」。
這句話裏的「認識」二字,中譯文並不能立刻使我們懂悟
聖經原文的意義;因為,中文「認識」二字,似乎只表示
二者之間在感覺與頭腦中的聯繫。
但是,聖經裡的「認識」,遠超過這種聯繫,而且是雙方
身心方面的結合。如同 天父和耶穌那樣親密結合,同樣
,耶穌與人類也親密結合。
最後,實在地啟示了我們, 天父把自己的生命通傳給了
耶穌,所以,二者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親密結合;同樣,
耶穌把自己從 聖父那裏領受的生命通傳給了我們,所以
,祂和我們之間這樣的親密結合。
祂是永遠的 天主聖子,我們是分享祂的子性的
天主的子女;這是若望福音再三肯定的 天主救恩,也是
基督死亡與復活為人類的意義;這是我們熟悉的道理。
善牧的比喻為我們增加一種非常親密的感受。
反省與行動:
我意識到耶穌是我的善牧嗎?
我和善牧耶穌如何互動?
我如何加深和善牧的親密關係?
禱文:
請為聖召祈禱
基督是善牧,我們都是跟隨祂的羊群;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這小小羊群中的每一隻羊都能夠尋找到自己的
聖召,並切實承擔使命,踐履 上主對我們每一位的特殊
召叫。
請為家庭的健全祈禱
近日,有許多家變和對婚姻不忠的新聞;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度婚姻生活的人都能忠於配偶,同心經營
健全的家庭,以身教教養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