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下五 14 ~ 17;詠九十八【九十七】1 ~ 4;弟後二 8 ~ 13;路十七 11 ~ 19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章節中,我們聽到,主耶穌以僕人服侍主人的比喻來說明門徒們應有的


態度。


對    天主懷有信德,就是完全、徹底、無間地信賴    天主;當我們懷著這樣的信德時,我們


就可以找到    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寵和愛。


身爲門徒,所行的善,主要是來自    天主恩寵的果實;同時,也需要門徒借助這些恩寵來努


力實踐。我們認清自己的不足與卑弱的事實,好能學習謙卑地和    天主來往。

今天的讀經一,章節取自列王紀下;    天主派遣先知,主要是讓他們引領君王和選民走在生


命的道路上。但是,王室的典型回應就是對先知的呼籲裝聾做啞;這導致他們失去信德給他


們帶來的各種    天主的恩賜。


儘管如此,也有人從這信德中得到許多好處;已經有一名寡婦和一位不具名的婦女因著她們


的信德,從厄里叟先知那裏得到    天主的恩賜。


在今天的讀經中所記述的,是另一位外邦人的軍官,他也因著信德而得到了


天主治愈的恩寵。

納阿曼到厄里叟那裏,主要是爲治好他的癩病;當先知吩咐他,要到約旦河清洗自己的身體


時,他開始時拒絕照樣去做,因爲,他認爲,先知的這番吩咐有損他的自尊。但是,納阿曼


的僕人勸服他把自尊先擱置一旁;納阿曼最終謙遜地聽從了先知的吩咐。結果呢?他得到的


,不僅是肉體上的痊愈,同時,也得到了靈性上的恩寵。這位高尚的軍官站在先知的面前,


稱自己爲厄里叟先知的僕人;他也因此深信,以色列人的    天主才是唯一的真神。

爲了報答厄里叟的治療,納阿曼帶了許多珍貴的禮物要送給先知;但是,厄里叟先知拒絕接


受這些賞報,因爲,對厄里叟先知來說,能服侍    天主本身就是一種賞報。最後,納阿曼有


一個請求,他求先知,允許他帶著一些以色列的泥土回家;他願意在以色列的泥土上朝拜


以色列的    天主;這泥土對阿納曼來說已成了無價之寶。

今天的讀經二,取自弟茂德後書;保祿宗徒提到,他戴著鎖鏈被關在監獄裏;但是,他强調


,    天主的聖言是不可能被捆綁或被限制的。保祿以他所受的苦來做爲他向人們傳福音的


工具。


保祿宗徒給基督徒的生命做一總結,他提醒我們,必須與基督結合爲一;基督永遠是忠信的。


如果,我們否認基督,就是剪斷了使我們與基督相連的生命綫,我們就會因此失去救恩。

今天福音章節的背景,仍然是在主耶穌和門徒們邁向耶路撒冷的道路上。


釋經學者指出,路加福音內所提到的地理位置可能幷不準確;這幷不十分重要,因爲,它不


會影響整個記述內容的意義。


今天故事的開始,提到十個癩病人;按照當時法律的規定,癩病人必須和健康的人保持一定


的距離;所以,他們進不了村莊,必須在村莊外圍的邊界綫和主耶穌見面,請主耶穌垂憐他


們。以普通的情况來看,這些癩病人的請求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爲,他們想要得到的,不外


是金錢上的援助;但是,他們所得到的,却不是金錢。


癩病,令人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徹底地被邊緣化,直到一個司祭正式地宣布患者已經被治愈


、或是被潔淨。


主耶穌在開始的時候只是按照習俗對待那些癩病人;他們也對主耶穌做出了回應。


我們也聽到,在路途上,十個癩病人都被潔淨和治愈了;至於,其詳細情况,我們就不得而


知了。我們被告知的,只有其中的一位在意識到自己被治愈後,回來找主耶穌;他的第一個


反應不是感謝主耶穌,而是,先光榮    天主,然後,再向主耶穌致謝。


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被揭示了,這位被治愈的癩病人,這位唯一回來向主耶穌謝恩的人,竟


然是一位撒瑪黎雅人。


主耶穌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麽,其他九位同樣被治好的人沒有回來呢?那唯一回來謝恩的


,竟是那個最令人感到不可能回來道謝的撒瑪黎雅人 ?


因爲,撒瑪黎雅人和猶太人彼此之間懷有憎恨;很明顯地,這位撒瑪黎雅人看到了其他九位


所沒有看到的;他也有勇氣去執行他所看到的。他幷沒有把自己的治愈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


,即便,他知道,那治愈的能力來自一名猶太人。


因著他的感恩,主耶穌不僅宣告了這位撒瑪黎雅人被治愈的事實,同時也宣告,他已經獲得


了救恩。他的這份救恩來自他的信德,這份相信    天主藉著主耶穌將他治愈,幷且,向


天主表達感恩的信德。


這個故事表達了    天主的仁慈與救恩,因著一位受惠者滿懷信德的眼睛和他所做出的適當回


應而彰顯出來。


藉著今天的三篇經文的啓示,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反省:


(一) 我們該學習主耶穌的憐憫


主耶穌看到了十個癩病人,就動了憐憫的心,治愈了他們。


原本,他們很可能只想從主耶穌那裏乞討,得到一些金錢上的幫助;但是,讓他們意想不到


的,竟然是得到了痊愈的恩寵。


我們從主耶穌的這個事件來做個反省,我們在生活中是否看到他人的需要呢?當看到他人的


需要後,我們又做了些什麽呢?有憐憫之心的人,不只是看到他人的痛苦而感到難過而已,


他更是會去向受苦的人伸出援手,幷且,也願意去分擔人們的痛苦。


主耶穌看到人們的需要,幷且,向他們伸出援手。


(二) 感恩之心,引領我們獲得救恩


當這位撒瑪黎雅裔的癩病人意識到自己被治愈之後,他沒有因此而大事慶祝,他立刻回到


主耶穌那裏,先是讚美    天主,然後,跪在主耶穌面前謝恩。


感恩之心可以看做是一個人的人格和靈修狀况的衡量工具;當一個人缺乏感恩之心時,他所


呈現出的是自私自利,或者認爲,那是他應該得到的,因此,幷不需要感恩。一個懂得感恩


的人顯示出他的謙遜的精神,同時,他也敏銳於人們表達出的愛。


這個故事挑戰我們去注意到,感恩就是信德的表達;也就因爲如此,主耶穌對那位回來感恩


的撒瑪黎雅人說:【你的信德救了你】。


(三) 有信德的人,一生對主常懷感恩之心


天主在我們還沒有向他要求賜下許多恩寵時,就早已經賜下了。


我們所需要的,是以信德的眼目去看    天主在我們身上所賜下的恩寵,幷且,向


天主的這份愛做出適當的回應。


信德就像感恩之心,就如我們在經驗了    天主的恩寵之後做出回應。爲那些經常意識到


天主恩寵臨在的人,他們的一生經常充滿感恩之情。每一次,他們和    天主的接觸,就是


一個看見    天主賜給他們恩寵的機會,幷且,滿懷感恩之情來向    天主做出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