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虛假理由力求使今日人類良知麻木的文化傾向面前,教會重申:【未出世的生命該當
得到最大保護】;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上周六晚上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的將臨期第一主日第
一晚禱中强調的重點。
教宗呼籲政界、經濟界、大衆傳播媒體和醫學界推動越來越更加尊重生命的文化。
晚禱之前,先爲保護未出世的胎兒舉行了守夜祈禱;這項活動是由教宗親自發起的,在全球的
各堂區、教會團體及運動協會也舉行相同活動;在祈禱中,與教宗的意向結合在一起。
『相信耶穌基督就會對人有新的認識;事實上, 天主讓我們參與了他的神性生命。』
許多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參與了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將臨期第一主日的第一晚禱,聆聽教宗
發表的講話。教宗指出:「經驗和正直的理性告訴我們,人是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爲能力的主
體,人是自覺和自由的、獨一無二、不可取代,是現世各種生活的中心,因此,人的價值必須
被承認、被接納、被愛及被尊重。」
教宗又說:「人有權利不被當做占有物或任人操縱的事物來對待;有權利不淪爲對他人及其利
益有利的純粹工具。人,本身就是財富,他需要永遠尋求自己的全面發展。」
談到對生命的愛護,教宗進一步强調:「要是對衆人的愛是誠懇的,就會優先關注最弱小和最
貧窮的人。」教會關注未出世的生命,這就是最脆弱的生命,最容易受到人的自私和變得模糊
的良知的危害。
談到母親腹中的胎兒,教宗說,科學明確指出,胎兒有與母親相互影響的能力,在母親腹中的
胎兒幷非是一堆生物,而是新生命。耶穌在聖母瑪利亞腹中如此,我們每個人在母親的腹中也
是如此。因此,教宗將基督的降生成人與人生命的開始緊密聯繫在一起;基督的降生成人揭示
了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極高的尊嚴,都是無可比擬的。
人生活的精神和物質幅度是分不開的,人屬於現世,却向無限遠景開放,能够與
天主交談,接納 天主到自己心中。
不幸的是,兒童在出世後,也冒著被遺棄、挨餓、貧困、生病、受侵犯、暴力、被當做工具使
用的風險;他們的權利屢次被冒犯,令善心人士的良知深受傷害。
在晚禱結束時,教宗呼求造物主保護兒童、夫婦、無法生兒育女而感到痛苦的夫妻和沒有父母
的孤兒,求聖神光照立法當局的選擇和科學及醫學方面的研究工作,讓在這方面的進步爲人的
全面福祉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