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本主日,我們舉行基督聖體聖血節彌撒;這是由原來耶穌聖體和
耶穌寶血兩個瞻禮合併成的一個瞻禮。
耶穌聖體瞻禮成立較早,於一二四七年,第一次在比利時、列日
舉行;是在一位奧思定會修女儒麗安的請求下、開始慶祝的。
據那位修女的傳記敘述,在一二 0 九年,一次神視中,她曾看到
一個發光的圓形月亮;但是,其中卻有一黑點。
耶穌告訴她,這黑點表示在整個禮儀年的循環中仍缺少一個敬禮
聖體的慶節。
耶穌寶血瞻禮在第六世紀起源於西班牙,後來,傳入意大利。
一八四七年,教宗庇護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羅馬,為感謝基督,詔
令普世教會慶祝耶穌寶血節。
其實,無論這瞻禮的來源是怎樣,耶穌聖體聖血確是值得慶祝的
信德的奧跡、天人共融的奧跡;同時,耶穌聖體與耶穌寶血是同
一奧跡,應在一起慶祝。
因此,現行的教會禮儀已把耶穌聖體和耶穌寶血兩個瞻禮合併為
基督聖體寶血一個瞻禮,規定在 天主聖三節後的星期四舉行慶
祝(為方便信友,這瞻禮也可移在隨後的主日舉行)。
本瞻禮的彌撒讀經分甲、乙、丙三年,各有三篇讀經;今年是丙
年,讀經一取自創世紀第十四章第十八到二十節,敘述耶路撒冷
王默基瑟德的祭獻;默氏既是國王又是司祭,他所奉獻的餅酒是
耶穌和聖體聖事的預像。
讀經二取自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第十一章第二十三到二十
六節,是保祿宗徒講述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史實;這聖事的主要
目的是為紀念基督為人流血犧牲,使人在他內與主和人共融合一
,故又稱為「共融聖事」。
彌撒福音取自聖路加福音第九章第十一到十七節,福音這樣說:
那時,耶穌向群眾講論 天主的國,並治好了那些需要醫治的人。
天將要黑的時候,那十二人前來,對耶穌說:「遣散群眾吧!
叫他們往附近的村莊去借宿覓食;因為,這裏是荒野」。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給他們吃的吧!」
他們回答說:「我們不過只有五個餅、兩條魚;除非,我們自己
去買些食物給這許多民眾」。
當時,男子就大約有五千人。
耶穌對門徒說:「叫他們五十人一組,坐下」。
門徒照著做了,叫眾人坐下。
耶穌就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著天,祝謝了;擘開,遞給門
徒,叫他們分給群眾。
眾人吃了,而且都吃得飽飽的;又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來,裝滿
了十二籃(路九11-17)。
這次增餅的奇跡,四部福音都有記載;聖路加福音所獨有的是說
,耶穌雖然躲開群眾;但是,一見他們跟來,就又憐憫他們神形
的可憐,一面給他們宣講天國的福音、一面治好那些病人。
路加在敘述奇跡時,特別彰顯出宗徒對師傅的信賴;他們雖然知
道在曠野地方為這許多人難以供應食物;但是,耶穌一出命令,
他們即刻服從,叫百姓分夥坐下,等待耶穌的安排。
既然,他們以前已做過耶穌的代表,被派遣過;這一次,耶穌使
門徒也參與行這奇跡,即是叫十二宗徒給百姓分配餅和魚。
眾百姓吃飽後,收集了十二筐碎塊;這為他們一定有其重要性,
因為,藉這奇跡,他們信賴耶穌的心受到了報酬,同時,也更加
鞏固了。
按聖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願意藉著這個奇跡準備他們領受更大
的奇跡,那就是後來建立的聖體聖事(共融聖事)。
基督聖體寶血瞻禮鼓勵我們敬禮聖體聖事,生活在其中的含義:
犧牲、分享和共融。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得好:「教會和整個世界都極其需要聖體敬
禮;耶穌在他愛的聖事中等待我們,我們要不惜花費工夫,到他
面前去朝拜他、去瞻仰他,向他表示我們全心信賴他,並為世人
的重大罪惡做補贖」。
聖奧思定說得好:「共融(聖體)聖事」,實在是「仁愛的聖事
、圓滿的標記、愛德的連繫」。
讓我們以今日的集禱經祈求說:
上主,你藉奧妙的聖體寶血的聖事,留下了你苦難的紀念;求你
使我們虔誠地欽崇你聖體聖血的神聖奧跡,好能時常體驗你救恩
的實效。你是 天主和 天主聖父及聖神,永生永王;阿們。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基督聖體聖血是他受難前給我們的最大禮物
;我們滿懷喜樂慶祝這件珍貴的聖事。
彌撒的福音和讀經二描述主基督的慷慨大量;讀經一是補充說明
,我們略去不談。
彌撒福音記載,群眾跟隨耶穌,為聆聽他的教訓、請他治癒病患
。天色漸暗,人們餓了;面對這情況,門徒們給耶穌提出了一個
實際又善意的解決辦法,他們認為該是遣散群眾的時候了,讓眾
人到村裏去尋找食物和住宿。
耶穌卻不同意;他對門徒們說:「你們給他們吃的吧!」
怎麼能為這麼多人找到足夠的食物;他們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而
已。
耶穌卻下令說:「叫他們分組坐下,五十人一組」。
之後,他拿起那點可支用的食物,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分
給眾人;眾人遂都能吃飽。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它預告另一個增餅奇跡:那就是聖體聖事。
讀經二記載,保祿宗徒敘述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
這篇經文一開始就提及 : 「主耶穌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這使
我們記起,耶穌是在痛苦、不正義的情況中建立了聖體聖事 ;他
知道自己被出賣了。
耶穌明白,他的一切苦難是背叛的後果,同時也預見到他將忍受
極大的痛苦和屈辱;他事先接受他的苦難,使它成為完全獻出自
己的契機。
換句話說,他預先接受背叛、痛苦、死亡這樣的斷裂因素;為的
是把它們轉化為締結盟約的合一因素。
因此,他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
這樣的特殊轉化,十足表達了耶穌聖心的慷慨大量。
耶穌知道利用機會,從最為痛苦的逆境出發,一直達到愛的極端
;獻出自己的體與血,是極端的愛,是我們所難以理解的。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當我們領聖體時,我們也領受了耶穌在最後
晚餐中所顯示的愛的能力;所以,我們該當也有能力,能將不正
義、屈辱和相反愛德的事情轉化為獲得愛的勝利的契機,來與
基督合而為一。
聖體聖事的目的,在引領我們進入愛的王國,使我們有能力克勝
任何不利的情況;即便是那些最不合公道、最為痛苦和屈辱的情
況。如果,我們在聖體聖事奧跡中與耶穌結合,他的喜樂必存留
在我們心中。基督,我們讚美你;亞孟。
(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