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賴基督的活水潔淨心污
耶穌的門徒被法利塞人和經師質疑不潔、即「
不遵守祖先的法律,吃飯前,沒洗手」(谷七
1~2); 今天的福音谷七14~23記載,耶穌做進
一步的辯解。
耶穌闡明『外在的東西不能使人不潔」,因為
,它們的影響只限於外在;惟有從人心裏產生
的種種惡念,包括:邪淫、盜竊、兇殺、嫉妒
、毀謗、驕傲等才會使人污穢。
不論古今,注意清潔也是保持個人健康與環境
衛生的要素,吃飯前洗手,實在無可厚非。
耶穌所批判的是,只拘守傳統規誡、著重外表
的洗刷「裝飾」,卻欠缺內心的省察,結果,
只會任由惡念滋生,引出種種罪惡。
靈魂被罪惡玷污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更
加齷齪、污穢。
事實上,人心常因軟弱與魔鬼的煽惑,使善性
被蒙蔽,生出各種惡念,教會稱它們為「罪宗
」;而且,由罪宗會引出更多、更大的罪惡,
非常可怕。
主曆一九三五年四月,在首幅慈悲耶穌畫像公
開展示後,聖傅天娜修女曾在返回修院的路上
遇上一大群妖魔以可怖的磨難來恐嚇她。
當聖女問為數眾多的妖魔從何而來時,牠們回
答說:「我們來自人心」(聖傅天娜修女日記
#418)。
聖傅天娜修女深愛耶穌,時常默想耶穌的苦難
,知道耶穌的痛苦來自人類的罪過;「當我開
始沉浸在 天主的苦難時,得到默感啟示, 徹
底理解人類靈魂的尊貴以及罪過的邪惡」(聖
傅天娜修女日記#1762)。
有一次,聖女向耶穌細說她內心的悲痛:「我
看見罪人們如何嚴重地得罪了祢……我還看見
許多靈魂不顧一切地衝入地獄的可怕深淵;
耶穌,祢看,這都是我噬心嚙骨的痛苦」(聖
傅天娜修女日記#929)。
「我是聖、聖、聖的,厭惡最輕微的罪,無法
愛任何罪行……」(聖傅天娜修女日記#1728)。
天主至聖、至善,不能忍受罪惡;耶穌更明言
,人若明知故犯,即使是小罪也會阻礙祂施恩
( 聖傅天娜修女日記#1641 ) ;但是,祂也是無
限慈悲的,常願意寬赦我們。
所以,我們必須時常省察靈魂的污垢,避免墮
入罪惡陷阱;一旦,沾染不潔,就當善用
天主慈悲的特恩、『領受修和聖事』,以慈悲
之泉潔淨靈魂,悔改、皈依。
中國哲學家周敦頤寫有《愛蓮說》,欣賞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願我們仰
賴基督的活水,努力修德,雖處身俗世,也能
潔身自愛、忠信、正直,不受罪惡污染,散發
蓮花一樣的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