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味王曾經是罪人,後來,卻成了聖人;偉大的撒羅滿王
富有智慧,卻遭到 上主拋棄,因為,他腐敗了;二月八
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指出這個
明顯的矛盾。
當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選自《列王紀上》十一 4~13,論
及撒羅滿王沒有遵守 上主的盟約;教宗對此評論道:「
我們感到有點奇怪,撒羅滿的心已經不像他父親達味的心
全屬於 上主、他的 天主」。
我們之所以感到奇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撒羅滿究竟犯了
什麽大罪;他向來處事公道。
反觀達味,我們都曉得他有過一段艱辛的歲月,是位罪人
;然而,達味成了聖人,人們卻說「撒羅滿的心偏離了
上主」。
當撒羅滿祈求 上主賜予統治的智慧、卻非財富時,
上主還讚許過他;這又該做何解釋呢?
教宗解釋道,這是因為每當達味知道自己犯錯,都會乞求
寬恕;可是,撒羅滿縱然得到全世界的讚美,連舍巴女王
都想要一睹他的風采,他卻遠離了 上主,崇拜別的神祇
,竟不自知。
教宗指出,這就是心志薄弱的問題,當心志開始變得薄弱
時,不像罪的情況那樣;你犯了罪,就能立刻察覺到。
心志薄弱,是一段緩慢的過程,逐漸偏離正途;撒羅滿沉
醉在他的榮耀和聲望裡,開始走上這條路,最終,腐敗了
,他悄無聲息地陷入腐敗;因為,他的心志變薄弱了。
「心志薄弱的男女是被擊潰的人,這是許多基督徒、我們
當中很多人的過程」;我們或許會說:「我沒有犯大罪」
教宗要求我們反省:你的心志狀態如何?
它是否堅強、忠於 上主?
或者,你正緩慢地偏離正途?
心志薄弱的悲劇可能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那麽
,我們該怎麽做呢?
教宗答道:「警醒!你要對自己的心保持警醒,每天警覺
到內心所發生的事」。
最後,教宗總結道:達味是位聖人,雖然,他曾經是罪人
;但是,罪人可能成為聖人。
撒羅滿遭到拋棄;因為,他腐敗了,腐敗者不可能成聖。
心志薄弱之路通往腐敗,我們要警醒;每天,對內心保持
警醒,我的心志、我與 上主的關係狀態如何;我們也要
品嚐忠信的美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