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七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
三鐘經祈禱活動,在唸經前,教宗方濟各省思
當天福音的內容說,富有的人都拿他們多餘的
來奉獻,以給其他人看;但是,這窮寡婦不動
聲色地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出來。
這位窮寡婦的舉動,體現了一種沒有外在虛飾
、只有內心真誠的信德;這真誠由對
天主和弟兄、姐妹的謙遜之愛而來。
教宗解釋道,耶穌由此教導我們提高警覺注視
,我們應該謹防在信仰生活中口是心非的人、
比如那些經師,為的是不變成他們那樣;我們
應當注視那位寡婦,以她為榜樣。
教宗說,那些經師以 天主的名義掩蓋自己的
虛榮;更糟糕的是,他們利用宗教假公濟私,
濫用他們的權柄且剝削貧困者。
教宗提醒道,永遠不要利用自己的地位來壓倒
他人、永遠不要在最弱者身上謀取私利;我們
要警醒,以免跌入虛榮的陷阱、執著於外表、
膚淺度日。
讓我們捫心自問:在我們的言行中,這能幫助
我們希望得到讚賞和滿足、或者是希望為
天主和他人,尤其是最弱小者服務?
我們要警惕心中的虛假和虛偽,這是心靈上的
一種危險的疾病。
為了治癒這心靈疾病,教宗建議的治療方法與
耶穌的邀請一樣,祂邀請我們注視那窮寡婦;
一方面、為了奉獻,回家時,窮寡婦必定連僅
剩的生活費都沒了,我們從中可以學到『聖潔
與金錢脫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這窮寡婦
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入銀庫的舉動,本身就值得
稱讚,她什麼都沒有了,卻在
天主內找到一切。
關於這窮寡婦的形象,教宗表示,耶穌稱讚這
寡婦是信德的典範;她祈禱並不是給他人看、
她沒有炫耀信仰,是真心誠意、慷慨大方、白
白給予。
在描述這窮寡婦的舉動時,教宗指出,她為數
不多的錢幣,比富人的大額奉獻來得更加動人
;因為,它們表達了真誠奉獻給 天主的生活
、一份不靠外表、是靠無條件信任的信德。
最後,教宗敦促信眾向這窮寡婦學習沒有外在
虛飾、只有內心真誠的信德;這真誠由對
天主和弟兄、姐妹的謙遜之愛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