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

教宗方濟各特別為團結合一祈禱;他說:「

讓我們祈求        上主賜予我們互相合一的恩寵;

願此刻的困難能促使我們發現彼此的共融、那

始終勝過於各種分歧的合一」。

當天的讀經一宗二36~41記載,聖伯多祿宣講

耶穌為默西亞,並勸眾人悔改;教宗由此展開

彌撒講道,闡明悔改意味著「改變生活、恢復

忠誠」。

忠誠,這種人性態度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常見

;我們經常自欺欺人,因而分心,打算跟隨假

像。

舉例來說,勒哈貝罕的國家一鞏固,就捨棄了

上主的法律,全以色列人也附和他(參閱:編

下十二)。

教宗指出:這不僅是個歷史事實,更是個普遍

狀況,我們往往一感到安全,就開始推展自己

的計畫,逐漸遠離        上主,並未持守忠誠。

我的安全感並非        上主所賜,是一個偶像;這

正是勒哈貝罕和以色列人的遭遇,王國一鞏固

,他們就感到安全,遠離法律,改為崇拜偶像。

我們會說:『可是我沒有跪拜偶像』。

或許,你沒有跪拜;但是,你確實尋求偶像,

時常在心裡朝拜偶像;很多時候,自身的安全

感為偶像開啟一扇門。

安全感,並非壞事;教宗表明,其實,安全感

是一份恩寵;因為,        上主與我同在,所以,

我感到安全無虞。

倘若,一份安全感是以自我為中心,令我遠離

上主,像勒哈貝罕王那樣,我就成了不忠、不

信的人。

教宗指出,保持忠信,極為困難;整個以色列

的歷史以及後來教會的歷史都充滿了不忠信、

自私自利、自我安全感,使得        天主子民遠離

上主、喪失忠誠之恩。

我們之間、人與人之間,忠信當然也不是個受

歡迎的美德;失信於人的情況比比皆是。

當天的福音提供了瑪利亞瑪達肋納的忠信榜樣

,那位忠實的婦女從未忘記        上主為她做的一

切;她在悲劇前忠貞不渝,甚至認為自己能夠

回遺體,她是一位「柔弱卻忠誠的婦女」,

教宗稱之為「宗徒中的宗徒」。

最後,教宗邀請眾人懇求        上主賜予忠誠之恩

,並感謝        上主恩賜祂的安全感,而非我們自

己的安全。

忠誠的美德永遠常存,卻難以維持;求

上主親自來守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