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座聖經學院師生慶祝創校一百一十周年,並舉辦一場
國際會議,題名為:「耶穌與法利塞人,跨學科的重新
審視」;五月九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接見宗座
聖經學院師生時,他的講話緊扣著本次會議的主題說 :
「為了愛近人,我們必須認識他們,而且,往往得找出
克服古老偏見的方法」。
首先,教宗指出:「在基督徒之間和在世俗社會內,在
許多語言中,『法利塞人』一詞都意味著『偽君子』或
『自以為是的人』。
但是,對很多猶太人來說,法利塞人建立了猶太經師傳
統,是他們靈性上的前輩」。
這種負面的刻板印象十分普遍;然而,近期的研究讓人
理解到,相較於先人,我們對法利塞人所知甚少,我們
比較難確定法利塞人的起源及他們的許多教導與實踐。
本次的國際會議透過跨學科的視角來研究關於法利塞人
的文學和歷史問題,「這有助於用更真實的觀點來看待
這個宗教群體,並在打擊反猶太主義方面有所貢獻」。
接著,教宗探究《新約》,表明耶穌曾與法利塞人多次
討論共同關切的議題,比方說:「《若望福音》最重要
時刻之一是耶穌與法利塞人尼苛德摩相會,他是位猶太
人的首領」(參閱:若三 1)。
耶穌正是向尼苛德摩解釋:「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
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
而獲得永生」(若三16)。
後來,尼苛德摩在司祭長和法利塞人面前替耶穌做辯護
(參閱:若七50~51),並在耶穌受難後,前去祂的墓
穴(參閱:若十九39)。
「顯然,許多對法利塞人的刻板印象既不適用於尼苛德
摩,也無法在《若望福音》中找到實證」。
此外,教宗提及二世紀的知名猶太經師阿基巴(Aqiba)
,他繼承了法利塞傳統,並且將「愛人如己」奉為圭臬
(肋十九18)。
教宗向在場眾人闡明,「愛人如己的金科玉律是個重大
指標,能用以辨認耶穌和與祂交談的法利塞人的相似之
處;這當然也是任何對話的重要基礎,尤其是猶太人與
基督徒的對話,即使在今天也不例外」。
最後,教宗總結道:「為能更好地愛我們的近人,我們
必須認識他們;為能瞭解他們,我們往往要找出克服古
老偏見的方法。
為此,你們的會議促成不同信仰與學科的連結,以期更
成熟、更精確地理解法利塞人;如此的會議將能在教導
和宣講中更恰當地呈現法利塞人的形象。
我確信,這樣的研究及其開啟的路線將會積極促進猶太
人和基督徒的關係,以推動更加深入又友愛的對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