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 天父那裏
主内的兄弟姊妹:
普世教会在星期四庆祝了耶稣升天節;但是,有些地方教会也为了教友的方便
,移到主日庆祝这節日。
耶稣升天,很明顯地,并不是升到天空中去,而是升到 天父那裏去。所以,
当门徒们观望耶稣被举上升时,就有两位天使问他们说:「加里肋亞人!你们
为什麼站在这裏望着天空呢?」(宗一11)。
因此,望向天空,是看不到耶稣的;耶稣,不在天空中,而是在
天父那裏;也就是在这主日的第一篇讀經中,斯德望所看见的
天主的光荣,並且,看見耶穌站在 天主的右邊(宗七55)。
上個主日,我们默想和反思了「耶稣到 天父那裏去」。
耶稣「去到 天父那裏」;是去到爱和共融当中,去到完整和圆满当中,为给
我们成全祂与 天父的大爱。
沿着連貫發展的主题,在这主日,我们继续看看「耶稣在
天父那裏」对我们做为基督信徒的意義。
讓我们從两個提问開始:
耶稣以怎样的身分「在 天父那裏」?耶稣「在 天父那裏」做什麼?
这两個提问可以做为背景,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 天父那裏」对我们生命的
特别意義。
耶稣以怎样的身分「在 天父那裏」?
耶稣的身分与他的名號直接相聯。
在这主日的彌撒讀經中,我们看到幾個耶稣專屬的名號;耶稣的第一個名號是
主,「在 天主右邊的主」。
这個名號回應達味的聖詠第一百篇一節:「 上主对我主起誓说:『祢坐在我
右邊,等我使祢的仇敵變做祢脚的踏板!』」
圣保禄则從另一個观点,以耶稣的名字本身来宣認耶稣是主;他说:「
天主極其舉揚基督耶稣,赐给了祂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
、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稣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
耶稣基督是主,以光荣 天主圣父」(斐二 9-11)。
耶稣原本具有 天主的性体,但是,他却完全地使自己空虚,取了奴僕的形体
,降生成人。在 天父那裏,耶稣现在可以再次完全地与
天父同等,与 天父平起平坐,做我们的 天主。
耶稣的第二個名號是「『阿耳法』和『敖默加』,最初的和最末的、元始和终
末」(默廿二13)。
这個名號说明耶稣的 天主性,它的意義与下一個说明耶稣人性的名號紧密相
連:耶稣是「達味的根苗和後裔」(默廿二16)。
这两個名號向我们说明了耶稣真實的身分,他是真 天主、也是真人。
耶稣真 天主和真人的身分,是救恩的身分;耶稣这救恩的身分,又更清楚地
表明在另一個名號当中:耶稣是「明亮的晨星」(默廿二16)。
其實,耶稣的名字本身就是救恩,「耶稣」这個字,在希伯来文的字意上就是
救恩。
那麼,耶稣带给我们的救恩是怎样的救恩呢?
它是一個如晨星般的救恩;也就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救恩。
圣史若望在福音中已经告诉我们说,耶稣是「那普照每人的真光」(若一 9)
;在默示錄第廿一章23節,若望又说,耶稣也是新耶路撒冷城的光、永恒救恩
的光:「那城不需要太陽和月亮光照;因为,有
天主的光荣照耀她;羔羊就是她的明灯,萬民都要借着她的光行走」。
耶稣「在 天父那裏」做什麼呢?
耶稣在 天父那裏不断地光照我们生命的行程,赐给我们救恩。
这是積極为我们辯護的救恩、護慰我们的救恩;在路加福音第廿一章十二至十
五節,耶稣論及基督信徒未来的苦难说:「为了我名字的缘故,人们要下手把
你们拘捕、迫害、解送到会堂,并囚在獄中;且押送到君王及總督之前,为给
你们一個做见证的机会。
所以,你们心中要镇定,不要事先考慮申辯;因为,我要给你们口才和明智,
是你们的一切仇敵所不能抵抗及辯駁的」。
基督信徒的苦难,是一個做见证的机会;在 天主的右邊,耶稣会親自为我们
辯護,做我们的護慰者。耶稣甚至为我们自己的罪过辯護,救贖我们。
若望就这麼说了:「我的孩子们,我给你们寫这些事,是为叫你们不犯罪;但
是,誰若犯了罪,我们在 父那裏有正義的耶稣基督做護慰者。
祂自己就是贖罪祭,贖我们的罪过;不但贖我们的,而且也贖全世界的罪过」
(若壹二 1-2)。
耶稣不但要做我们的護慰者,祂还要赐给我们另一個護慰者,就是圣神;似乎
是为了確保我们獲得護慰的救恩。耶稣说:「我也要求 父,祂必会赐给你们
另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与你们同在」 (若十四16)。
耶稣「在 天父那裏」,对我们的生命有什麼特别的意義呢?
上個主日,我们说过,耶稣「到 天父那裏去」,是去到
天主完全的爱和共融当中,去到 天主的完整和圆满中。
现在,耶稣「在 天父那裏」就能以祂真 天主和真人的身分,讓我们所有人
在现世中就開始参与 天主的爱和共融,投入 天主的完整和圆满。
这也就是说,因着耶稣在 天父那裏、与 天主同在,我们在现世的日常生活
中就已经能够与 天主同在,真實地品嘗到 天主;这就是救恩的生命。
在这主日的福音中,耶稣向 天父祈求说:「我在他们内,祢在我内,使他们
完全合而为一,…好使祢愛我的爱存在他们内,我也在他们内」(若十七23,
26)。
基督信徒的合一,是一個见证的标记,它同时源自 天主圣三的共融,也趨向
天主圣三的共融。基督信徒若破壞这合一,就是在做信仰的反见证。
因此,我们不要相反合一,要促進合一;以我们生活的信仰见证「耶稣在
天父那裏」圆满的共融和爱;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