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月二十四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

方濟各表示,承行       天主的旨意,並不表示禁止跟祂

討論或對祂生氣,重點在於真心實意、毫不虛偽,最

後心甘情願地對祂說:「我在這裏」。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希伯來書》,基督進入世界

時說:「犧牲與素祭,已非禰所要;全燔祭和贖罪祭

,已非禰所喜;看,我已來到,為承行禰的旨意」(

參閱:希十5~7)。

教宗解釋道,耶穌的這席話終結了接連回應「我在這

裏」的歷史:「救恩的歷史即為回應『我在這裏』的

歷史」。

亞當犯罪後,因畏懼       上主便躲起來;從此,

天主便開始召叫男男女女,並聽見他們回應說:「我

在這裏,求禰差遣」。

教宗指出,從亞巴郎、梅瑟、厄里亞、依撒意亞、耶

肋米亞的「我在這裏」,直到聖母瑪利亞的意義深遠

的「我在這裏」,再到最後一個由耶穌回應的「我在

這裏」,都是真實的對話,不是「機械式的回應」;

因為,「       上主與祂所召叫的人對話」。

教宗說:「       上主總是與那些祂邀請踏上這段旅途,

並回應『我在這裏』的人對話;祂很有耐心、非常有

耐心。

我們誦讀《約伯傳》時,看到不明事理的約伯提出的

所有論證和答覆,       上主則向他解釋、糾正他的想法

;約伯最後說了那句話呢?

他說:『啊,       上主,禰是對的:以前,我只聽見了

關於禰的事;現今,我親眼見了禰』(約卌二    5)。

這句是心甘情願說出的『我在這裏』,不是嗎?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這句:『我在這裏』;為承行

上主的旨意,不斷回應『我在這裏』,一而再、再而

三。

誦讀聖經,尋找人們對       天主的回應、看他們如何回

應,是件美好的事;我在這裏,我來,為承行禰的旨

意」。

當天的禮儀邀請我們省思自己如何向       上主回應「我

在這裏」   :

我是像亞當,躲起來不回應呢?

或是,當       上主召叫我時,我非但不回應『我在這裏

,禰要我做什麽』;反而拔腿就跑,如同約納那樣不

肯承行       上主對他的要求?

抑或是,我假裝承行       上主的旨意,實則陽奉陰違,

有如耶穌嚴厲譴責的法學士?他們虛情假意地說:『

一切都好,沒有任何問題;我只做這件事,其他的我

不管』。

再不然,我轉面不顧那被強盜打傷、半死不活被拋棄

在路上的可憐人,就如肋未人和司祭的所作所為?

我是如何回應       上主的呢?

最後,教宗總結道,       上主每天都在召叫我們、鼓勵

我們回應「我在這裏」;而且,我們可以跟祂討論,

上主喜歡跟我們討論。

有人對我說:『可是,神父,我經常在祈禱的時候對

天主生氣』。

這也是祈禱!祂很高興你對祂生氣,當著祂的面傾訴

你的感受;因為,祂是父親!

而且,這也是回應『我在這裏』的一種方式。

我究竟是躲起來呢?還是拔腿就跑,虛情假意,轉面

不顧?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答;我是如何回應       上主『我在

這裏』,在我的生活中承行祂的旨意?

願聖神賜予我們找到這答案的恩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